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尼泊尔日记(5月7日星期四)
 
  来源:呼吸科 王桂芳  日期:[ 2015-05-08 ]
 

异地执业注册成功

在中国,医疗服务执业地点的规定,在尼泊尔,这个规定也同样存在,这在国际救援中尤其重要,即医疗救援队的工作服从国际红会的管理,诊治伤员的数量和类别也要有统一的记录方式,有助于国际红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受助国情况统一了解。因此,刚到尼泊尔的第3天,我们就在志愿者毕任达医生国际红会联络官TINA的帮助和协调下,在尼泊尔卫生部注册成功,表明了我们参加国际医疗救援的合法性。注册后,尼泊尔政府发出一个文件,要求救援队在设置医疗点或救援点的卫生部门递交注册表,进行备案,备案后可以进行有序的病人收治与管理,就算是正式展开国际救援了。此外,每日需上报救援情况,纳入尼泊尔卫生部和WHO的统计数据。

备案的过程并不简单,DAHDING省驻地位于一个群山环抱的地方,正好在加德满都与SALYANTAR 之间,距SALYANTAR约总路程四分之一的距离,这也是从加市到SALYANTAR最难走的路。虽然只有短短30多公里,但这是路况极差的山路,开车要2个多小时。这段路被大家戏称为“屁股都要颠碎了”,当地人建议走这段路时一定不能吃得太饱,否则胃会很难受。

队长刘杨经过4次往返,最终递交注册表成功。成功后的回复函上写着:EARTHQUAKE DISASTER RECORD REGISTER, SUPPORTING, DAHDING。 为获得这个文书,刘杨和老毕在王部长的带领下,经过了诸多的磨难,终于成功注册。这也标志着华山医院救援队的工作在当地是合法的。

带着递交注册表成功的欣喜,刘杨队长返回野战医院的路上为队员们“顺”了点芒果,还帮所有队员买了从M号到XXXXL号的中裤,因为没有人料到这儿的5月会这么热。


(在当地卫生局注册)


(颠碎屁股的山路)

有意义的一天

小时候,常常被老师布置写类似这种题目的作文,而我常常感觉我的生活太平凡了,根本没有哪天能称得上有意义,也没有感到哪天让我难忘,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人,没有象别人那样会发生许多有意义的事情。随着年龄增长,日月轮回,感觉到有意义的一天越来越多。今天也感觉特别有意义。

第一件事情是:我遇到了我自工作以来最严重的一例丝虫病引起的象皮腿。来诊病的老人大约70多岁的年龄,两条腿象两个装满了粮食的巨大口袋一样竖立在地上。他打着赤脚,皮肤上有很多泥土,从表情上看得出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他也许是带着希望而来的,但是,对于丝虫病的后遗症而言,真的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也许以后会有)。

第二件事情是:有体力不等于能做好事情。近中午的时候,天渐渐暗下来,富有经验的任浩部长看到这种情况,意识到可能要下雨了。于是要求各位队员紧急开挖帐篷周围的防水沟渠,男队员必须全面出动。我们的队友陈裕春和许耀在经过很多努力,并且不惜半裸后,仍然进度不大。后来,青岛蓝天队的李延照队长过来,三下五除二就帮忙挖好了,两位队友很是奇怪,借来了工具一看,果然非同一般。他们突然明白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队长的藏獒多功能铁锹果然名不虚传。

第三件事情就是:龙猫爸与美丽的姑娘合影后,有被告发的风险。许耀常常炫耀他家的宠物龙猫,以代替他思念爱妻与即将出世的孩子,于是我们戏称他为“龙猫爸”。每天有很多年轻的女孩子来医疗帐篷做志愿者或者是来诊病,因为尼泊尔的异域风情,这里的女孩子漂亮且可爱。许医生年轻且帅气,深得当地女孩子们的喜爱,姑娘们喜欢与他合影;还因为他是骨科医生,所以他进行诊疗的病人格外多。因此,他常会有被志愿者们抢拍到的被当地姑娘们包围的照片,我们也常笑着告诉他说:当心哟,小心我们告诉龙猫她妈。

以上趣事,记录下来,与国内的亲人朋友们分享。


(挖排水沟)

母爱无边

古今中外,有多少诗歌歌颂母爱的伟大。而当面临天灾时,母爱更显崇高。

在前几日的救援工作中,已经听到了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母亲想用生命和身体来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地震来临时,将孩子死死地护在身下。然而,罪恶的死神仍然夺取了母子二人的生命。当母子二人的遗体出现在蓝天救援队队员面前时,以硬汉形象著称的男子汉们不禁流下泪来。

而在今天我们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的医疗营地开诊后,一个晚期妊娠的孕妇听到有医疗队进驻的消息后,步行近一个小时来到营地,通过翻译的介绍,我们得知这个孕妇以前曾有过习惯性流产,这次因为地震受惊吓及连日劳顿,感觉胎动似乎有异常,因此很担心她的宝宝健康情况,想请医疗队帮忙进行检查。经超声波检查,发现羊水含量、胎龄大小、胎头围、胎心博动情况均正常。当我们将这一情况告诉这位幸福的母亲时,她高兴地说:以前村子里从没有人到过这么现代的医院进行过检查。这话是不是真的,我并不知道,因为语言能力有限,沟通障碍,因此,很难明确当地产妇是否进行产前检查。在以后的时间内,如果有可能,我会尽量了解下这一情况,也解我心中疑惑,到底是村民对救援队的高度赞誉,还是当地情况确实如此。

今天也有很多村民将自己的孩子带来,孩子的年龄最小2个月,所有来诊的村民中,约有20%是孩子(这也说明尼泊尔尚未老龄化),有的孩子并无什么需要医疗处理的问题,但家长还是将孩子带来了,经过中国医生的诊疗,经过翻译介绍和解释,他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问翻译他们是如何向村民们解释不需要药物处理的,可爱的翻译姑娘小伙子们告诉我们,他们说中国医生说他们的孩子没有问题。

其实当地医疗资源缺乏,当地村民们看到先期来诊的村民取到免费的药物时,他们也很想得到药物,但村民们也深深理解医疗队员,太多的人员就诊会导致医疗队员疲劳,因此,他们将获得中国医生诊疗的机会尽可能让给孩子。


(一周后,母子终于相见)

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忐忑到乐享异国生活

自5月5日进驻医疗营地后,今天已经第3天了,在这3天中,我们一方面在为尼泊尔人民遭受的巨大灾难感到难过,也为我们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能为尼泊尔人民做一些事情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由于启程前已经确定救援时间为10天,但是由于尼泊尔特殊的国情,我们国际救援队刚到时开展工作并不顺利,因此,几经波折刚刚建立医疗营地。在这几天的诊疗中,我们看到了在SALYANTAR的民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巨大,也看到了民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生继续服务他们的期望,不管是志愿者还是来参加诊疗的村民,多次有人询问中国医疗还会继续留诊几天的问题。

同时,经过王平部长和任浩部长、蔡文男科长千辛万苦的前期协调和准备工作,救援队的队员们经过6、7个小时的颠簸,刚刚建立医疗营地。这个刚开张的诊所凝聚着全队成员巨大的心血,因此,如果全队近期归国,那么辛辛苦苦刚刚建立的营地就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毕竟每个队员都有着自己的工作,因此,队员们这几天都是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度过的。面对国内亲人询问何时回国时心情处于矛盾中,特别有的队员还有着极其特殊的情况,如刘杨队长父亲因冠心病住院,作为儿子不能陪伴在父亲身边心中的焦急难以名状,尽管他作为队长并未告诉大家他面对父亲生病住院时的心情,但是,我们从他紧锁的眉头都能看得出来他内心的焦急。许耀医生的妻子临产,作为丈夫的许医生不能陪伴在妻子身旁,即将升级做父亲的喜悦掩盖不了他对妻子临产前各种未知因素的担忧。而刘华晔护士长作为科室的管理者,有许多纷繁复杂的事情需要她这个领导人处理。陈裕春对女儿深深的思念常常溢于言表。而我本人,家中有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她的爸爸因工作繁忙也无暇顾及女儿,连女儿的一日两餐都管不好,更不用说管理她的功课了。

连续几天繁忙的诊疗工作,夜间蚊虫的叮咬,还有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使得队员们都异常疲劳。但是,由于第二大本营刚刚建成不久,附近地区山地地形复杂,无论是当地的医疗救援队还是来自各国红十字会的医疗救援组织都很难深入这个地震重灾区,村民们也无法走出去获得救助,这里的医疗需求巨大。因此,当王平部长说可能稍延期回国后,全体队员立刻毫不犹豫地向王平部长表示,我们愿意克服自己面临的困难,坚决服从中国红十字会的安排,认真完成在尼泊尔救援期间的所有任务。

今天的总结会上,王平部长总结了全体队员的工作,今天共接诊140人。很巨大的工作量,尽管每个人平均下来不到20人,但是要经过翻译的询问、病情的介绍、体检和药品发放,尽管不用打印处方,但费时远比普通门诊时间要多。一天工作结束后,由青岛蓝天队的队长李延照和宁夏红会的陶军为我们做了一顿可口的晚餐。尽管因为炉气灶火苗如豆而导致爆炒成了慢炖,番茄炒蛋成了番茄蛋酱,油炸花生米也摇身一变,像穿了一袭黑衣耍酷,米饭因断电而花费1个小时才做成。但这仍然是我们进入营地后第一顿可口的饭菜。我那已被方便面和酱油汤、味精汤弄得快变形的胃一碰到这种可口的饭菜就一下子放松开来,本不想吃晚饭的我一下子吃了大半碗米饭。不过,我声明,米饭需要再煮第3锅与我无关,因为2个3口之家所用的电饭锅要做出供22个人吃的米饭来,尽管李队长特种兵出身、陶军主任深谙账务原理也是无法做到的。但我感到内疚的是,本来按照王部长规定,今日晚饭由华山医院队负责,所以相当于李队长和陶主任代替我和刘护士长完成了一顿晚餐,而我又自恃年长,没有帮他们做任何事情,导致今天的主厨是最后吃到米饭的人。

饭后,我们又在临时搭起的淋浴帐里洗了一个暖暖的太阳能热水浴,身上舒服,心里轻松,看到我们经领队协商和两位后勤人员李延照、陶军及所有当地志愿者的努力后,生活设施已经渐趋完善的营地,想到接下来一个多星期的异国生活,真的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呢。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被月球灯光吸引,各种各样的蛾子、飞虫围绕在巨大的灯罩四周,我坐在月球灯下面,被一群虫子们包围,它们上下翻飞,好不热闹,我想到了“飞蛾投火”这个词。突然我的后背上被一只巨大的虫子狠狠地踢了一脚,我吓了一跳,回头去看,却没有找到肇事者。

飞蛾,被光明吸引,奋不顾身飞奔而去。


(第一顿好饭好菜)

趣话洗头

洗头本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如果自已想洗了,冲到卫生间放开温水就能洗,自己不想洗,到理发店请店员们代劳。但是,连续3-4位店员为你一人服务,这种待遇没有享受过吧?

今天我们所有队员都享受到了一次免费的优质服务,服务人员都是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大致流程是:一人弯腰低头,一人负责淋水、一人提供洗发露、一人持毛巾,嗯,还有一人,现场拍照或录相,进行实况转播啦。

具体为什么今天的洗头到了这么高的规格,我没有看到序言,据说是刘护士长用她高超的护理技术为男队员提供淋水服务换来的。但我只是参与了准备工作,并没有提供任何技术支持,相当于享受到了弟弟妹妹们的友爱,在所有出征队员中,我最年长,自认为性格还算平和,因此与年龄明显比我小的队员们相处非常融洽,偶尔有些不足,他们也会理解我,并且对我非常照顾,例如重体力活不会让我干,如果不是非常忙碌,他们总会自己做,而让我休息或者去做更加轻松的事情;如有好吃的东西,他们也会留给我一份;到物资仓库“顺”点东西,也有我的一份;下山采购的队长“顺”了点芒果,也一定有我几片的。总之,与华山各位队友经过短暂的相处,从陌生到熟悉,彼此感觉到了亲情。还有一点也可能有关,就是我们的队员中有两位南丁格尔,其中一位还是“男丁格尔”呢。

扯远了,关于洗头,我尽管并没有了解前驱情节,但有一点很明确,类似穷游者穷游一样,他们也是穷乐,在这儿没有电视,也看不了书,唯一的乐趣是通过微信与国内的亲人朋友们交流,向医院的领导同事们汇报工作。今天的洗头也是在贫乏物质与精神生活之中的一个自我调节。这种精神,用更官方一点或者更书面一点的语言就是叫: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集体友爱互助精神,团队凝聚力极强。而更平实一点的语言是:自我调节,自我排遣,增强适应能力。而这一点也是全体华山人都具备的。


(高规格的洗头服务)


(洗干净了香喷喷哒)

  上一篇:院内卒中——对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流程... 下一篇:尼泊尔日记(5月6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