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媒体视点
 
 
新民晚报:多发性硬化症早期诊治仍有机会回归正常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 2012-02-28 ]
 

 

多发性硬化症早期诊治仍有机会回归正常


日期:2012-02-27 作者:李振新来源:新民晚报

  疲倦、视力模糊、眩晕,这些常见的不适很容易被认为是过度疲劳引起的亚健康,但也可能是一种大众还都很陌生的,会导致失明、瘫痪的严重罕见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的信号。

  2月29日是世界罕见病日,随着近年来大众对罕见病的关注,从“血友病”到“渐冻人”,这些生僻的医学名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相对于很多无药可医的致命的罕见病来说,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特殊的罕见病,因为这种疾病不仅能够治疗,且只要治疗及时,患者有很大几率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过目前在我国,因为大众对多发性硬化症的认知不足等原因,它的致残率很高。

  作为一种极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常见于15-40岁的中青年,且女性居多,大约是男性患者的2-3倍。患者往往会出现疲倦、视力衰退、行走不稳、身体麻木、眩晕甚至小便失禁等问题,给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进行治疗,症状还会逐渐加重,发作次数频繁,严重的会造成突然地失明、瘫痪。“多发性硬化症”并不是人体表面的硬化,而是指疾病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影响:“多发性”是指病症出现在神经系统的多处;“硬化”则是指当保护中枢神经的髓鞘膜受到攻击后受损形成的疤痕。这些疤痕会使中枢神经信息的传播中断,从而对大脑和脊髓产生影响,于是出现上述症状。

  目前,我国已确诊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人数约有3万,但事实上还有很多潜在的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患有此病。而确诊多发性硬化症并不容易,例如有年轻的患者高烧后出现行走不稳,辗转骨科、中医科,8个月后才在神经内科获得确诊。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检查手段能确诊此病,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医生会结合病史、查体和一些重要辅助检查(如核磁共振、诱发电位、腰椎穿刺)的结果,最终确诊是否患了多发性硬化症。

  除了通过医生转诊之外,如果中青年人发现自己不明原因地出现视力下降、身体或面部有麻刺感等问题,且无法预测地反复发作,也需要警惕是否患了多发性硬化症,应尽快到神经内科进行检查。

  虽然目前多发性硬化症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正确的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且疾病的发病趋势也可得到延缓。一般来说,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是症状发作的阶段,这时主要需要通过激素冲击治疗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以防止疾病进展恶化,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髓鞘膜的破坏;而当进入缓解期,症状消退,但这时疾病并未治愈,仍需进行进一步治疗来预防复发、延缓病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时主要应采用的治疗手段是新型干扰素,如干扰素β-1b。

多发性硬化症的患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很难主动预防,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这一罕见病的最佳方法。在此,提醒有相似症状的人群尽早就医,正确选择诊室,从而尽可能地实现早确诊、早治疗,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受到的疾病伤害,帮助他们不再因患病而绝望,重返正常的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李振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上一篇:解放日报:植发,一解尴尬的“绝顶” 下一篇:新闻晨报:“超级细菌”蔓延脚步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