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消化科
 

| 科室概况 |--------------

 

华山医院消化科成立于1964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复旦大学消化病研究所所长单位、华山医院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临床疑难病例研究部主任单位,在消化系肿瘤个体化综合免疫治疗、消化内镜创新型技术诊疗、消化系疑难/罕见病诊疗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学科承担国自然创新研究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牵头上海智能肿瘤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水平高校创新战略团队、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免疫表型组研究所、免疫性疾病诊疗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


现科室成员35人,其中正、副教授12名,硕博导6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自然创新群体带头人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名、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名、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获得者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名、上海市启明星2名、上海市扬帆计划1名、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名。


科室现任学科带头人及科主任为刘杰教授,国自然创新群体带头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现任副主任及科室中心工作组成员:钟良、刘懿、丁伟群、孙旭、罗忠光、骆菲菲。

 

17352010812964.png


| 学科特色及亚专科 |--------------


科室根据自身特色,重点成立消化肿瘤、消化内镜、炎症性肠病、以及脂肪肝与肝功能异常四个亚专科:


消化肿瘤亚专科

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团队经过持续攻关,已发展并形成了消化系肿瘤综合治疗体系,全方位关注患者神经免疫、营养代谢、肠道菌群等状况。目前已开展多项肿瘤综合治疗新技术:1)免疫适应性化疗技术:针对传统化疗毒副反应大,免疫系统损伤严重,团队开展免疫适应性化疗研究,具有毒副反应小,持续杀伤肿瘤,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特点,临床疗效显著;2)胃癌内镜下冷冻球囊消融术(ECAT):冷冻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能使肿瘤细胞释放抗原,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团队首创内镜下冷冻球囊消融术,研究显示具有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部分高龄患者能够保留胃器官,高质量生存。

 

消化内镜亚专科

我科内镜中心除完成常规胃肠镜检查外,还进行内镜下放大精查及胃肠道肿瘤内镜下治疗,超声内镜胰腺肿瘤、腹腔肿瘤诊断。常规开展的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SpyGlass胆道子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技术(CLE)、双气囊小肠镜(DBE)、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消化道狭窄球囊扩张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治疗、内镜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管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疑难小肠疾病诊治是我科特色之一。每年完成200余例小肠镜检查,精准诊断了炎症性肠病、隐源性多发性狭窄性小肠病(CMUSE)、P-J综合征、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小肠淀粉样变性、小肠淋巴瘤、嗜酸细胞性胃肠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等多种小肠疑难病。

 

炎症性肠病亚专科

团队开设炎症性肠病及慢性肠炎专病门诊,每年接诊炎症性肠病患者3000多人次,拥有丰富的炎症性肠病诊治经验。已实现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全程化管理、规范化随访,服务覆盖完整治疗周期。具体内容涵盖内镜下诊治(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无创影像学评估(小肠MR/CT成像)、药物治疗(包括新型生物制剂、小分子口服药物及相应药物浓度监测)、治疗方案个性化调整,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团队还对小肠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开展深入探索,参与多项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方案与指导。

 

脂肪肝与肝功能异常亚专科

团队开设了脂肪肝与肝功能异常专病门诊,尤其在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以及肝功能异常病因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上逐渐形成了“肠-肝共调”的治疗特色。


团队还与内分泌科开设了肥胖-脂肪肝联合门诊;与减重外科、内分泌科开设了肥胖MDT特需门诊。常规开展Fibro-touch无创定量检测脂肪肝与纤维化项目。依托医院优势平台,为广大脂肪肝和肝功能异常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 教学工作 |--------------


科室教学氛围浓厚,长期承担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诊断学及内科学消化系统的大课授课、见习及实习医生带教。教学对象覆盖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医生等。参编《实用内科学》等专业教材,多人次获复旦大学及华山医院教学奖励。


科室作为复旦大学消化病研究所的挂靠单位、及复旦大学内科学硕博士授予点,致力于培养兼具良好临床能力和科研素养的临床科学家。已培养硕、博士46名,多人次获上海市及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科室每月组织专题专科知识学习,利用公众号网络平台(华山消化)等对本学科知识从基础到科研前沿进行系统详尽的梳理和传授。

 

| 科研工作 |--------------


科室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消化系肿瘤,消化重大慢病及临床诊疗中的疑难杂症开展。创立基于5hmc羟甲基化修饰的肿瘤无创诊断新方法;编辑及构建针对实体瘤的新型分泌型BiTE-T疗法,突破实体瘤免疫细胞治疗瓶颈;建立仿生细胞膜人参皂苷肿瘤靶向递药及免疫激活双功能体系,为新药申报奠定基础;研发并开展了晚期胃癌低温微创肿瘤新抗原释放疗法(ECAT)研究,保胃器官并实现系统性肿瘤特异性免疫激活,高质量延长生存期;提出并开展免疫力(Immune index)指导的基于免疫稳态的肿瘤治疗新范式,维持并增强抗肿瘤免疫效能,疗效显著;用基础研究手段开展的病例研究,被收录入继续医学教育教材(CME)。承担国自然创新研究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在Cell、Cancer Cell、JCI、PNAS、Nat Clin Pract Oncol、The Lancet发表论文近20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上海医学科技奖、上海发明奖等。


17352011218880.png


| 科室荣誉 |--------------


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2012)

中国医师协会“小肠镜医师培训中心”(2017)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腾飞计划(2项、2018)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2019、2021)

上海肿瘤智能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

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免疫表型组研究所(2020)

复旦大学免疫性疾病诊疗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2021)

 

| 社会责任 |--------------


科室定期举办义诊活动,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服务,还会向社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建立华山消化公众号,科普消化疾病诊疗或日常防范小窍门等内容。


科室成员积极参与医疗队,远赴新疆等偏远地区,缓解当地医疗资源不足,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内分泌科 下一篇: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