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肿瘤科
 

| 科室概况 |--------------


随着肿瘤发病人数的大幅增长和肿瘤内科治疗的显著进步,迫切需要大量专业的肿瘤内科专业人员和相应的专业队伍建制来承担肿瘤内科的诊疗工作。在此背景下,2002年华山医院领导决定设立肿瘤科担负肿瘤内科的诊疗任务。2002年7月22日华山医院肿瘤科正式成立,由梁晓华医生负责筹建工作并担任科主任。在华山医院各级领导和兄弟科室的支持下,依托华山医院优势资源、高起点、高标准,肿瘤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经过肿瘤科全体人员的辛勤努力,肿瘤科在医、教、研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绩,于2014年荣获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和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挂靠单位,科室多人次分别担任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疑难肿瘤等多个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肿瘤科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多学科诊治原则”、“规范化与个体化结合”、“用最佳临床证据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等新理念服务于患者;坚持注重运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即对病人不仅提供医疗技术服务,还注重提供人文关怀,不仅尽力解决患者躯体疾病,还注重提供心理及社会活动服务指导。科室还注重人才培养,使科室始终充满活力及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学科特色/亚专科特色 |--------------


肿瘤科主要进行多种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淋巴瘤、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软组织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等)的内科药物治疗,同时开展多种微创或无创诊断治疗技术,包括肺占位穿刺活检、肝占位穿刺活检、淋巴结和乳腺占位穿刺活检、肺和肝脏等部位肿瘤病灶的射频和微波消融治疗、肝脏和腹腔盆腔占位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消融治疗等。

肿瘤科在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脑瘤等全程管理方面卓有建树,尤其是恶性肿瘤脑转移和脑膜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享有很高知名度的科室临床特色,科室在此基础上集合上海专家的意见制订了《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治上海专家共识》,编写出版了专著《脑膜转移癌病例荟萃》。科室在抗肿瘤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疑难危重肿瘤的诊治方面也颇具特色,并且编写了专著《肿瘤皮肤病学》和《转移性肿瘤病例诊疗解析》。

 

17373532566654.png

肿瘤科编写的专著

 

1.恶性肿瘤脑转移的诊治:华山医院肿瘤科坚持多学科诊疗原则,依托本院的优势资源,有先进的MRI、PET-CT等检查设备,联合神经外科术中MRI导航进行颅内病灶活检等,在脑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肿瘤科综合利用药物(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和全球技术最领先的射波刀、伽玛刀以及神经外科手术(脑转移灶切除,脑脊液引流)等在脑转移瘤和脑膜转移的治疗领域居于领先水平。科室提出的脑脊液检查“3-10-30原则”在全国逐步推广,大大提高了脑膜转移癌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率。恶性肿瘤脑转移的诊治已成为华山医院肿瘤科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项目之一。从2012年起,肿瘤科每年举办的“恶性肿瘤脑转移华山高峰论坛”已成为有较好影响和富有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规范化诊治策略的建立和推广”项目获上海市抗癌科技奖。

2.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治:依托华山医院先进的实验室检查、MRI及PET-CT等检查技术,以及肿块穿刺及活检技术,并与病理科、外科等密切合作,在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许多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7373532886610.png

肺穿刺手术         肺穿刺CT片           肿瘤消融术

 

3.肿瘤消融治疗:针对不适宜手术切除的局部肿瘤病灶,采用微波消融及射频消融或者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消融技术,通过热效应进行肿瘤毁损,达到减轻肿块压迫症状的效果,对某些局限性肿瘤还能达到类似手术切除的根治效果。

4.肿瘤的规范化支持治疗:肿瘤科获得“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化疗恶心呕吐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营养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对晚期转移性肿瘤的癌性疼痛、肿瘤相关营养不良、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肿瘤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相关的皮肤损害和心肺肝等不良反应的诊治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 教学情况 |--------------


肿瘤科招收研究生,承担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肿瘤科是肿瘤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并且承担内科住院医师规培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每年举办“恶性肿瘤脑转移华山高峰论坛”。


| 科研情况 |--------------


科室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卫生局基金及复旦大学校级和华山医院院级基金等各类纵向课题以及横向课题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曾先后被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作为制定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或者临床诊疗共识的依据之一。


| 科室荣誉 |--------------


肿瘤科获得“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化疗恶心呕吐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营养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肿瘤科牵头成立了“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承担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规范化诊治策略的建立和推广”项目获上海市抗癌科技奖。肿瘤科牵头成立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并荣获协会建设先进个人和协会建设先进单位。


| 肿瘤科亚专业团队 |--------------


脑转移和脑膜转移团队:恶性肿瘤(主要是肺癌和乳腺癌,也包括其他肿瘤)发生脑转移和脑膜转移,并不意味着疾病进入终末期,不少病人经过正确的治疗,还是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是制订正确的治疗策略。肿瘤科脑转移和脑膜转移团队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脑转移治疗药物选择的新观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脑转移综合诊治策略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脑膜转移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方面提出了“3-10-30原则”,大大提高了脑膜转移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肿瘤科牵头成立了国内首个省市级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并牵头组织制订了《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治上海专家共识》,主编出版了《脑膜转移癌病例荟萃》,其中集中展示了华山医院肿瘤科在该领域的一些新探索、新观点、新技术和临床成就。首席专家:梁晓华、周鑫莉主任医师;核心成员:葛蒙晰、季笑宇、姚蓉蓉、李静、王玉主治医师,詹琼副主任医师。

变态反应(肿瘤)团队:肿瘤相关性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化疗药物)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损伤性疾病,如甲沟炎、皮肤干裂、脱屑、痤疮样皮疹、大疱性皮肤病等。肿瘤科变态反应(肿瘤)团队在该领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主编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肿瘤皮肤病学》,不仅能处理肿瘤相关性皮肤病,而且可以很好地平衡抗肿瘤治疗和控制皮肤病变的关系。首席专家:梁晓华主任医师;核心成员:姚蓉蓉和季笑宇主治医师。

肺癌团队:侧重于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肺占位(肺癌与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占位微波和射频消融、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首席专家:梁晓华、周鑫莉主任医师;核心成员:詹琼副主任医师,葛蒙晰、季笑宇、姚蓉蓉、李静、王玉、林浩、王清等主治医师。

乳腺癌团队:侧重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首席专家:梁晓华主任医师;核心成员:周鑫莉主任医师,初钊辉副主任医师,季笑宇、葛蒙晰主治医师。

消化系统肿瘤团队:主要关注食管癌、胃癌、肠癌等肿瘤的诊治,并与胃肠外科中心、肝胆外科中心和肝移植中心等团队合作开设MDT门诊,关注复杂难治的胃癌肠癌、肝胆肿瘤以及肝癌肝移植后复发转移患者的综合管理。首席专家:梁晓华、周鑫莉主任医师;核心成员:姚蓉蓉、季笑宇、葛蒙晰、林浩等主治医师。

神经肿瘤团队:侧重于原发性神经肿瘤(主要是胶质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的内科治疗。首席专家:黄若凡副主任医师。

原发灶不明及疑难复杂肿瘤团队:主要针对原发灶不明以及疑难复杂肿瘤性疾病或者相关的非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困境,联合华山医院其他科室一起组成多学科团队(MDT门诊或者MDT联合会诊),协同诊治,体现华山水准。首席专家:梁晓华主任医师;核心成员:周鑫莉主任医师,葛蒙晰、季笑宇、姚蓉蓉等主治医师,以及其他相关科室的专家。

肿瘤微创活检和消融治疗团队:主要开展肺、肝脏及其他软组织肿块穿刺活检和微波、射频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消融治疗。首席专家:詹琼副主任医师;核心成员:葛蒙晰、季笑宇、姚蓉蓉、李静、王玉、林浩、王清等主治医师。

药物临床研究团队:肿瘤科是国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开展新药的I期、II期和III期临床研究,还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研究)。主要研究者(PI):梁晓华、周鑫莉主任医师,黄若凡副主任医师;核心成员:姚蓉蓉、季笑宇、葛蒙晰主治医师。


| 科主任介绍 |--------------


17373533324833.jpg

梁晓华

主任医师,肿瘤科主任

 

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分子诊断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疑难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恶性黑色素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化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肿瘤》、《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上海医药》等杂志编委等。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化疗、肿瘤消融治疗及原发灶不明癌的诊治,对晚期肺癌、乳腺癌的全程管理特别是脑转移和脑膜转移的诊疗处于领先水平,对抗肿瘤治疗药物引起的各种毒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首先提出了脑脊液检查的“3-10-30原则”,明显提高了脑膜转移癌的细胞学诊断阳性率,牵头制订了《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治上海专家共识》。主编出版《脑膜转移癌病例荟萃》,展示了肿瘤科在脑膜转移癌诊疗领域的创新性理论和开拓性实践经验。主编国内第一部关于肿瘤治疗相关性皮肤病变诊断和治疗的学术专著《肿瘤皮肤病学》。组织开展 “星领航-肿瘤病例演讲全国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并主编出版《转移性肿瘤病例诊疗解析》。曾多次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麻省总医院(MGH)、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里根医学中心、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等医疗和学术机构学习和访问。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规范化诊治策略的建立和推广”项目获上海市抗癌科技奖;牵头成立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获得协会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帮助西部地区县级人民医院新建肿瘤科,获得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颁发的“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7373533566209.jpg

周鑫莉

主任医师,肿瘤科副主任

 

任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委员、肿瘤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常务委员等。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肿瘤多学科治疗(MDT)和头颈肿瘤MDT核心成员。对实体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如肺癌脑(膜)转移、胃肠道肿瘤脑转移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内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上一篇:消化科 下一篇: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