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会诊
显微镜下指导手术
伏羲故里,乞巧之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曾经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然而,却因恶劣的自然条件等因素,成为国家级的贫困县,求医问药、看病就诊,算得上是这里头号民生难题。
2018年9月6日,与甘肃有着不解之缘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再次响应国家号召,在接到国家卫健委相关通知并受甘肃省政协邀请后,第一时间集结了包括普外科、神经内科、骨科、感染科、皮肤科等国家级重点学科12名著名专家骨干组成“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纪委专职副书记高继明、医务处处长王惠英的带领下,转2班飞机、辗转近10个小时来到这里,与共建单位甘肃省人民医院专家一起,开启了2018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
3天时间,义诊患者1200人次,指导查房67次,疑难病例讨论41例,手术教学2台,技术管理培训20次,培训651人次……专家们的马不停蹄,换来了山区2000多位老百姓的感谢与称赞以及县医院管理者、医生一次次的点头与顿悟。
9月9日傍晚,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小萍、副院长马昕、党办主任王晋伦、门办常务副主任刘杨飞赴西和县,在当地政府领导的陪同下,慰问了队员,并连夜为义诊周第二站两当县的活动做精心准备。
陇南第一例:圆17岁小伙一个当兵的梦
甘肃陇南,兵家之地,书写了中国革命的重要一页。今年高二在读的小江的梦想有一天能穿上军装。然而,招兵体检的结果却让他大为震惊:精索静脉曲张,这一个他听都没听说过的诊断几乎就要断送他的梦想,也才让他意识到,将近一年隐私处的不适竟是一种可能影响生育甚至全身健康的疾病。
年轻的妈妈带着他来到了西和县人民医院求医,医生告诉他:这两天从上海来了一支“国家队”!经过华山医院泌尿外科陈善闻副教授的诊断,小江的病可以通过微创显微镜下的精索静脉结扎术彻底解决。在华山医院,陈教授每年都要做300多台这类手术,但在甘肃陇南,这却是第一例。
9日上午,在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的配合下,陈教授熟练地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并将每一步操作要点一一告知县医院医生并鼓励他们动手操作。50分钟,手术成功!全程醒着“参与”了手术的小江对陈教授的高超技术与细致体贴赞叹不已。
见识了鹰眼巧手、开拓了视野的县医院医生盼望这一显微镜下的手术技术能在当地“落地”,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让这里的百姓受惠。
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更重要的是提高山区百姓的健康意识
鲁老伯62岁,西和县何坝镇安家峪村人,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好在经过甘肃省人民医院和西和县人民医院的及时诊治,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已经显现的肝昏迷随时可能危及生命;肿瘤进展也威胁巨大;而他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功能不全需要长期的治疗随访……病情牵涉到好多学科,当地医生感到束手无策。
9日上午,华山医院普外科陈进宏教授邀请了消化科邱冬妮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龚伟副主任医师、感染科王新宇副主任医师、超声医学科蔡叶华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王政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每一个学科的医生都根据各自的专科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和问诊,并给予建议。
陈进宏教授说,这位患者虽已是晚期肝癌,彻底治愈不可能,但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却可以通过规范治疗而实现。汇总多学科专家的建议,陈进宏教授为患者制定了三部分治疗建议,对当地医生进行了细致的教学,指导当地医生做好患者的后续诊治、随访。
更为重要的是,乙肝往往有家族聚集性,乙肝会导致肝硬化,进而发生肝癌。因此,通过鲁老伯的病情,当地医生可以教育患者家属及时排查、及时诊治。由点到线,教育更多百姓要注意及时体检,再由线到面,让当地百姓的健康意识迈上新台阶。
有的放矢、精准扶贫:授人以渔与自我提升
有着多年援建经验的华山医院专家团队还为当地医生与医院管理工作者精心准备了多个教学演讲。7日下午,西和县人民医院会议室,王惠英处长、王新宇副主任医师、王政主治医师为当地180名医生分别主讲了《现代医务管理》、《发热待查的诊治》以及《脑血管病的标准化诊治》,实用丰富的内容受到了县医院医务人员的欢迎。骨科陈飞雁副主任医师、肾病科副主任张明副主任医师、心胸外科陈佶副主任医师、皮肤科严昉主治医师、耳鼻喉科周为群主治医师几乎每天深入病房进行教学与指导。每一次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技术培训,专家们都视为一次授人以渔的过程,努力通过对病情的分析与讲解,将国内顶尖医疗理念带入西北、惠及当地,助力当地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一支“国家队”,主要承担国内外可能出现的重大自然灾害、特大交通事故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大型赛事活动、国际性会议等医疗保障工作。常年定期开展专业化体能和团队训练,是保持队伍战斗力的法宝。
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甘肃著名的高山水库,属长江流域。9月7日下午,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2018年的第二场大型演练就在这里开练。
经过5公里的热身徒步,队员们渐入佳境,而一场“神笔马良”的团队拓展,让医疗队员们再次感受了团队一心的重要性。所有队员拉绳子的末端,在不接触毛笔的情况下,书写华山医院院训“厚德、仁术、创新、奉献”。团结、信任、乐观、敢于挑战而依然顽强,这样的救援队,为的就是在需要时给百姓与人民带去希望。
3天的西和县服务过后,9日傍晚,救援队驱车3小时赶到了两当县,即将开始在这里的医疗帮扶活动。对于这支“国家队”而言,这既是一次服务贫困百姓、感受被需要之旅,也是一次感受责任与使命、收获感动与期许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