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红十字会赴尼泊尔国际救援队第二队日记第16天。
Salyantar的援助工作最终还是要结束了,中尼人民友谊万岁!
昨天接到了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指示,28日正式交接后撤离。“后勤部长”晓娟和季玮今天进行了最后一次物资和药品的清点。所有队员利用开诊前的时间各自整理自己的内务,除了一些必需品,大多带来的食物和药品均将捐赠。看来,我们将在Salyantar留下不少医疗和生活用品。
最后一天的门诊依然络绎不绝,直到下午6点“打烊”后大伙正准备着晚餐的时候还来了一名急诊患者。我们的Last patient是一个左足拇趾踢伤后趾甲断裂的病例。一名小志愿者不忍我们最后一天还要加班,直接要求患者次日前往“县城”的医院处理(当地医院下午3点即下班)。但是看到患者足趾淌着血痛苦万分,磊哥二话不说扔下手头的菜,重新打开已经关闭的诊室,接诊。小季、小蔡、小徐分头准备器械和药物。幸好,我们还有一个消过毒的皮切包、一盒利多卡因没有打包,还真派上了用场。
冲洗肢体、消毒铺巾;局麻;拔甲;止血;包扎……尽管天色已晚,磊哥的操作依然是那样干净利落,毫不含糊。没过几分钟,老乡满意地离开了。临走时老乡的一个微笑、一句“那麻斯台”,让磊哥一整天的疲劳瞬间烟消云散。

(朱磊队长为野战医院当天最后一名患者诊治)
最后一顿在Salyantar的晚餐,我们邀请了两周来一直给予我们莫大帮助的当地志愿者和乡亲。“后勤部长”晓娟特地从乡亲那儿采购了鸡肉。而考虑到饮食习俗的不同,贡姐专程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习了“Nepali cook”;并同时用我们的家乡风味和尼泊尔菜式两种方法烹饪了整整两桌热菜。果然,贡姐的一片苦心得到了小志愿者们的一致好评。满满的两大碗尼泊尔式咖喱鸡瞬间就见了底。
在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杨绪生副部长的带领下,所有围坐餐桌的队员和朋友们均用英语做了自我介绍。其实,通过两周工作,队员们早已和志愿者及乡亲们成了挚友。席间朋友们互致问候和祝愿,餐桌上始终洋溢着大家的欢声笑语。茶余饭后大家纷纷用各自的语言高歌。虽然无法理解歌词大意,但大家都能体会到其中歌颂的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晚餐持续了很久,最后队员们和志愿者们都依依不舍相互拥抱、道别。

(在Salyantar最后一晚与志愿者合影)
今晚的天气格外“给力”,狂风+暴雨+断电qn的“医嘱”,竟然被尼泊尔大神给discontinue了。皎洁的月光、美妙的晚餐、无间的友情,此情此景,但愿是永恒!

(当晚Salyantar的月亮)
又及:截至今晚,2015年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尼泊尔医疗救援任务共计救治尼泊尔患者3645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