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尼泊尔日记(5月25日星期一)
 
  来源:普外科 朱磊  日期:[ 2015-05-27 ]
 


今天是中国红十字会赴尼泊尔国际救援队第二队日记第14天。

晃眼之间,中国红十字会赴尼泊尔国际救援队已经在这片劫后余生的土地上度过了26天,而我们第二队也已进驻Salyantar-7营地13天了。也许我们的医疗救援工作已渐渐进入尾声,但中尼两国的友谊却越聚越浓。

这几天的门诊量已经不多了,可今天的一个病例却着实体现了我山精英的睿智。中午,每天来帮忙的一名尼泊尔志愿者满面愁容地扶着一位老者走进了我们的诊室。原来,老人是他的爷爷,今年82岁了。近年来一直有解尿困难的症状。由于看病不便,一直没有诊断治疗过。症状逐渐加重,从昨天晚上起无法解出小便,老先生小腹胀痛不已,痛苦难当。看到自己的爷爷痛苦,小志愿者也焦急万分。

接诊的徐思远医生了解了病史,下腹叩诊发现耻骨上方浊音界已几乎到了脐水平。蔡叶华医生通过超声,也看到了巨大的充满液体的膀胱。进一步扫描,蔡医生发现老先生的前列腺严重增生,压迫了他的尿道。所以,诊断无疑是前列腺增生,继发尿潴留。

这样的情况如果在我山的急诊是家常便饭,插个导尿,分分钟就可解决。可是眼下在Salyantar的营地里,我们没有导尿管和润滑剂。怎么办?面对志愿者的家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没有导尿管也得想办法解决。这时儿联体的贡主任忽然想到,我们有吸痰管!“对啊,吸痰管可以的!记得科里的王铁平老师说过,如果在紧急情况下甚至是一根麦秆也可用来临时导尿!”磊哥兴奋的说道。几乎是在同时,他冲进了“库房”,转眼间掏出了一支利多卡因、一罐乳胶基质。他计划用吸痰管代替导尿管,用利多卡因+乳胶基质代替润滑剂,尝试临时导尿。

同患者说明了治疗方法,老者却由于畏惧疼痛拒绝操作。无奈,只得告诉患者再观察一、二个小时。大伙预计老先生自行缓解的可能性极小。

果不出所料,2小时后老者又来了。不巧的是这会儿磊哥正好出营买菜去了。守营的是徐思远和蔡叶华。小兄弟俩尽管都不是外科专业,但丝毫不含糊,没几分钟就按磊哥的计划把吸痰管插入了膀胱,尿液缓慢地流了出来。由于吸痰管直径较细,流量较小,反而不会发生导尿速度过快的问题。临时“导尿”管留置了1小时,共放出尿液千余毫升,超声下明确残余尿液仅为20ml。拔了管子,老先生乐呵呵地取了药,带着孙子回家了。


(徐思远医生用吸痰管成功为尿潴留老人导尿)

晚餐后,磊哥、蔡医生和徐医生应邀到附近村里的一户乡亲家做客。乡亲的房子在地震中被毁,只能住在简陋的竹棚里,家徒四壁。尽管如此,主人却特地杀了家养的土鸡、盛出自酿的美酒招待我们。席间,大伙席地而坐,互聊家常,主人表达了对医疗队的深深谢意。而磊哥他们也以中国的习俗向主人家频频敬酒。清冽的佳酿入口甘甜,好似家乡崇明的米酒。3位来自上海的医生品尝着尼泊尔式的点心和佳酿,体味到的却是中尼人民间浓浓的情意。


(应邀到老乡家做客)

夜里,Salyantar再次风雨大作,营地里再次断电。但愿今晚大伙儿都能安睡。

  上一篇:尼泊尔日记(5月27日星期三) 下一篇:尼泊尔日记(5月24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