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大家庭
中国红十字会派员在参加他国的紧急救援时要接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管理和协调,而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的职责之一就是联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当地红十字会,协调工作内容和捐助物资运输等内容。此次我们出征的联络官就是号称中国红会国际第一人的任浩老师。要说起任老师,那可算得上是中国红会的元老级人物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历次国际救援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总之,由于本次的救援任务也不同于以往的其他多次,也许还存在种种我不明白的原因,反正以前中国红会派出的国际救援队在海外都是独立作战,并没有加入在受助国从事工作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大家庭。本次经过任老师的斡旋,又经过王部长的努力,TINA是本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协调员,在她的组织和协调下,我们本次中国会派出的国际救援队第一次成功注册,并加入了国际救助大家庭。这让王部长倍感喜悦,他一连说了好几个“第一次”。
尽管我有点说不清这种加入的意义,但是我感觉其中之一,就是加入这个大家庭让全世界都感觉到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加入到国际事务中来,而不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能力去关爱他人。另外,加入到国际大家庭中,也不会出现事出无主的感觉,不管哪种救援,都会在统一的协调和组织下开展工作。因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会在受灾地设立一个办事处,专业协调救援力量。
本次尼泊尔地震救援,我看到了地球村的概念在深入,也看到了人道、博爱、奉献这种红十字精神的普及。我并没有看到官方的数字,但在这几天中,我已经看到美国、加拿大、卡塔尔、巴基斯坦、意大利、印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派出的救援力量汇聚到受灾严重的尼泊尔。

(骨折了,许耀医生为伤员吊带固定)
(在巴德岗灾民安置点医疗救助)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连续几天工作后,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的领队王平部长对我们本次受派出征的任务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华山医院分队在志愿者毕医生的大力协助下,似乎诸事格外顺利。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第一次成功融入到国际救援的大家庭而非单兵作战,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第一次在国外卫生部注册成功,取得了合法的救援行医资格。我们对加德满都的受灾状况有了全面了解,也已经将这些信息通过王部长反馈给中国,反馈给我们华山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同时在尼泊尔购买电话卡的成功也使得祖国和亲人对我们的了解能更加通畅,免去了亲人们对我们的牵挂。然而,政治课本上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华山小分队的队员们尽管每个人都有身经数战的经历,也不会盲目乐观,面临的困难对我们的挑战有时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首先,这是地震灾区,大大小小余震不断,不管白天黑夜,自从我们到达尼国,有震感的地震已有四五次了,还有那些我们在睡着时发生的地震。尽管有一个理论是离破坏性地震时间越长,发生的余震越小,可是,今天刚刚发生的一次余震导致了50人遇难。
其次,由于尼泊尔国家经济不发达,这种破坏性强的地震已多年没有发生过,尼政府应对大型灾害没有经验也缺少相应的设施,而且面临地球村时代,全世界各国迅速到来的援助让尼政府应接不暇,远超过尼交通的承受能力,因此,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发来的大批援助物资目前竟然遍寻无着。我们都很惊讶,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按照国务院的命令也是带了包括2000顶帐篷在内的共170多航空箱的物资呢,这么大的体积和数量,就能说找不着就找不着了。你别不信,真的,这事情连我们的先遣队员中国红会国际联络组的任浩老师也说“邪了门了”,他为此事一天内在机场及大使馆跑过5次,就连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的联络官员们看到我们的任老师一张善良、和蔼的脸时也是两手一摊无可奈何。伟大的志愿者老毕同志为了能帮助培养他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也为了能帮助了刚刚遭受重灾的祖国,也动用了他在尼的超级能量,仍然无丝毫线索。别小看这件事情,如果一旦这些物资真的找不着,不仅我们国际救援队在尼的任务无法完成,就连我们也会成为难民,因为我们随身携带的备用食物只够维持我们生存4天,也就只有向中国大使馆求助了,没准“空投唐老师”就不是一句玩笑了。虽然唐弘老师不怕空投,但是我还是想及时回家,完成任务安全归来是祖国人民也是华山医院的领导同事们也是我们的亲人们对我们的厚望。尽人力,听天命吧。还好,就在我写这篇随笔的时候,任老师和我们尊敬的王部长也来到我们的营地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派两个男生去搬运我们的救灾物资。哇!我们不会成为难民了!我在心中欢呼!
今天还有两次到灾民安置点的工作是由我们的华山小分队两位成员许耀医生和刘华晔护士长完成的,我和陈裕春在广场开展义诊。
其他的不顺利还有很多,也许这些不顺利最终都会在王部长和我们刘队长的出色领导以及国际联络部的任老师,还有伟大的尼泊尔志愿者老毕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一一克服。

(清点药品器械)
震后的巴德岗广场义诊
我们一行在武警分队陈队长的带领下与“明珠救援”交接后就迅速整理起他们余下的药品和医用材料,以了解在我们的物资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材料为灾民服务。
我们华山分队的队员和武警的两名队员很快就点清了药品和器械,是有很多,包括感冒药、喹诺酮类及头孢类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高血压药,抗过敏药物,止泻药,还有一些眼科用药和纱布,酒精等消毒用品,以及一些敷料。还有大量的清热解毒中药等。然而,这些材料可能是由不同的机构捐助来的,不同机构捐助量不一,而且由于“明珠救援”可能无专业医疗人员加盟,因此,携带的药品有的不是很恰当,如阿莫西林口服药在国内要求做青霉素皮试的,在这儿无法进行皮试,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就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但是,还好,明珠留给我们的药物可使得我们今天能在另一队人马探路未果且我们的物资未到的情况下为灾民们服务。
在武警担任作训科长的陈队长对物资的准备能力超强,他很快就选好了一块开阔地,并向周边在震后已关门的咖啡店借来了桌子和椅子,还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顶大帐篷,诸事完成,我们就开工了。
然而,尽管明珠已将他们的志愿者移交给我们,但我们所要使用的一些医学语言这些担任翻译的志愿者却无法胜任。我们4人就在翻译仅能提供70%左右信息的情况下坚持开展工作。
尼泊尔的经济状况不佳,卫生状况也很糟糕,许多人可能从来没有看过病,只是因为看到有救援能提供免费药物就过来了,因此大多数是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胃炎等,有的人可能是肺结核,还有一些是皮肤过敏、牙龈炎、皮肤真菌感染,不到5%的人是因为地震受伤过来咨询。有一些是母亲带着孩子过来的,孩子的营养看起来很不均衡。有一个13岁的孩子,看起来很消瘦,身高也偏低,看起来不到10岁的样子,还发热几个月了,极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我们建议他的家人带他到当地的医院看看。人们的个人卫生状况普遍较差,身上的衣服似乎因缺水而多日未洗,充满了浓烈的怪味道,身上甚至能看到一层污垢。有一半不到的人看起来好些。大多数人要测量血压,有5%左右的人存在血压升高,有的人血压极高,但没有就诊史,只是说平时会头晕。我们就给了他们氨氯地平片,也对他们进行了仔细叮嘱,防止出现降压过快。但不知道是否能落到实处。
就在我们紧张忙碌的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出现在我们周围,他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语言,也能主动地帮助我们向那些听不懂我们话的咨询者解释。这个孩子看起来很机灵,我问他的名字,他说是叫“好运”,我问他的尼泊尔名字,他说了,我听不懂,我请他写下来,并写下他的地址,我可以寄出我和他的合影,我邀请他到中国来读书,但他说,他来不了,要很多钱。他也不会写自己的联系方式。他16岁,比我的女儿大两岁,但看起来比我的女儿矮小很多。我问他是如何学会中文的,他说是在中文学校学的。我很喜欢这个孩子,不知道在今天的义诊中他还会不会再来做我的志愿者,我也希望他能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到中国去读书,学成后来帮助他的同胞。后来,又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得到了两位美丽的尼泊尔护士学校学员RADHIKA 和THAPA的大力支持,她们对医学专业术语能翻译能解释,也能在我们繁忙的时候帮助我们测量血压和记录,我也希望他们的技术和爱心为他们的同胞服务。
一天下来,我们的这路人马在陈队长的带领下共完成了近200人的诊疗服务,测量血压200人次,发放了约30%左右病人的药品。

(与16岁的小志愿者)

(与当地护士学校学员)
受灾居民安置点的巡诊
我真的很佩服蓝天搜救队的战友们,当然也许在尼泊尔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还有很多支这样的搜救队,我没有接触过当然并不了解其他(在今天写这篇日记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蓝天的历史)。但是,与我及我周围大多数人相比,蓝天的战友们无疑是用大爱、无私等这些词汇再如何描述也不为过的。经过中午简单的接触后,我对他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想为他们提供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一个队员的基本职责服务,简单来说,就是迫切想帮他们做事,或者是想在他们的协调下为尼泊尔人做事。
所以,到了下午,蓝天队的队长王涛邀请我们华山分队派医务人员随他们进入居民安置点为那些不能到现场咨询或看病的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而且还想请我们也协助评估一下居民安置点的卫生状况。
我们随着尼泊尔志愿者和蓝天的队员田先生一起,携带简单药品和消毒用品等来到了一个巴德岗的灾民集中点。经过极其狭窄的两边有着四五层楼的街道,时时要警惕已被震得有缝的楼房是否会倒塌,还要小心时不时会出现的臭水与垃圾,尽管只有10分钟不到的路程,我却感到走得异常艰难。尼泊尔人民呀,抽时间清清垃圾,该是多么伟大的民心工程呀。
终于走到了类似井字形的聚集点周围,里面已铺满了大大小小的毯子,上面或坐或卧的老年人、天真可爱的儿童,还有非常时尚的贴纸。向导带我们来到了一个约70岁的老年人身边问了他几句后,就告诉我们他的情况。队员们取出血压计测量血压后发现,他的血压非常高,为185/105mmHg,需要尽快降压,我们的陈裕春就拿出随身携带的氨氯地平降压药,告诉老人过几天再来看看。有些妇女看见后也要求测血压,有些人说不出任何不适,只是要求给他一份药物。我们当然不能随便给药。
灾难并不能阻挡人类的天性,在安置点巡诊时,我们看到四五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用手抓着一种类似用米和糖做的食物很开心地吃着,我用英语问他们,我可以吃一点吗?他们高兴地说,可以啊。他们淳朴清亮的眼睛丝毫不会因地震而变得混浊,他们的心灵也没有因为灾难而变得邪恶。由于英语是尼的官方语言,所以学校里的教学是用英语的,孩子们只要上学都能听得懂英语,也能熟练使用英语。
我所看到的这个灾民安置点是在一个平时的聚集地点展开的,中央有一个大大的水池,水池里的水是暗绿色的,灾民们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下面铺上了各种各样的自家毯子之类,从这些毯子也可以大概看出其所有人的经济状况,有的毯子已相当破旧。帐篷下面是翻飞的苍蝇。我隐隐地有了后续会发生传染病的担忧,但愿尼的疾病预防机构能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迅速组织起来,有效阻止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流行。
在后面几个灾民安置点的巡诊,也是由蓝天的队员带路和当地志愿者的随行,我并没有同去,也不了解,关于这些情况,可能我们其他去的队员会汇报给我们的领队王部长,这样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工作展开。
离开这个安置点的时候,出口处有几只来来回回觅食的鸡,其中一只公鸡的脚上拴了一条长长的绳子,也许是防止它走失吧,看来贫困的尼泊尔也有着中国数十年前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类似的情形,鸡也是重要财产之一呀!还有一条狗睡在边上,似乎在打鼾,也似乎在窥视着鸡的身旁来来往往的人们和他们的动机。在它们的世界里,只有生和死,吃和睡,没有地震。

(与蓝天志愿者一起走访灾民安置点)

(王平部长带领刘杨队长和老毕医生在salyantar区域考察选址间隙)

(刘杨队长在直升飞机上)
(老毕医生在直升飞机旁)
多珍重,蓝天的兄弟们
今天我们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平部长带领我们华山分队刘杨队长和志愿者老毕医生,搭乘直升机到震中考察受灾情况及筹建中尼红十字医院的可能性及选址问题。另一路由武警分队陈队长带领前往加德满都的灾民安置点进行巡诊及医疗救助。
上午8点不到,我们一行4人在陈领队带领下,搭乘由尼泊尔红十字会提供的出租车来到了受灾严重的巴德岗景区。巴德岗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东14公里,为加德满都谷地三大古城之一,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巴德岗,尼泊尔语中的“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砖红色是巴德岗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红砖、深栗色的精制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巴德岗独特的建筑风格。震前,这里是到尼泊尔旅游必去的景点之一,游人如织,而今,经过地震的严重破坏,留下大量的残砖碎瓦、残垣断壁,但仍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
我们在巴德岗广场上搭起了帐篷,边上就是国内著名的民间搜救组织蓝天搜救队,我此前了解到蓝天搜救队由一批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志愿发起,是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团体。我远远地望去,蓝天的队员们身穿统一的天蓝色,大多数队员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最难能可贵的是,队员们完全是自发自愿地来到这儿的,纯公益性志愿性,自付交通、通讯、食宿费用,当然如果是住在震区的帐篷里,也不用住宿费的。但困难的是,因其中大部分队员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参加各种各样的救援多是用自己的年休假来参与的,而且有时要进行的搜救工作充满了危险。但是,这些户外活动的爱好者们凭借自己的力量,集结在领导人远山的麾下,已完成近8年的地震救灾(包括汶川、菲律宾地震、玉树等)以及各种搜救任务,现在已经发展到有20000名成员,100多个省级机构的大型公益组织。
这次来参加搜救的是苏州蓝天及山西蓝天的部分成员,张海峰、王涛、汪小明等队员告诉我,现在情况已好多了,他们刚到灾区的时候,当地无合适的饮用水源,刚刚发生地震时,供水中断,而且尼泊尔卫生状况极差,消毒和传染病预防做得不到位,他们只能喝自带的饮用水,也只能吃自己带的方便面,随着震后搜救的进展,他们的情况也慢慢好起来,今天开始,他们可以自己做饭吃了。队长王涛告诉我,自己做饭吃并不是要求可口而是要求卫生,通过高温煮沸可以消毒;而连日的遇难者遗体搜寻已让他们根本对肉食难以下咽,因此天天吃的是土豆、甘蓝和西红柿。王涛介绍了蓝天队准备做的事情,即已从早期的生命搜救、地震遇难者的处理,转到流行病的预防及抗震信息的共享等。巴德岗是蓝天的信息收集中心,主要汇集震区需要消毒、援建的各种信息,经筛选后提供给后续到来的医疗救援队和公共卫生救援队。
近中午的时候,我听到王涛队长在叫着“大象,快准备洗米、做饭”,恰我路过,他笑着邀请说:中饭过来吃吧。我说:不行呀,我的队友们有好几个呢。他又告诉我说:他们近几日一直在吃方便食品,今天刚刚吃上自己做的饭菜。
我突然心里很是悲伤又忽然轻松,这是一群无任何报酬、全凭自己爱好也会让自己有更多压力的人。倒是这种,要是没有他们,我的困难可能更大。
蓝天搜救队在本次的震后救灾工作也获得了红十字国际的认可,更是得到了当地受灾居民的肯定,所以他们在救援自己的亲人时,尽管语言不通,他们还是用自己生硬的语言来表达对蓝天和对中国的感激。这些内容我并不是通过蓝天的队员了解到的,而是通过当地的志愿者了解到的。另外,我隐隐的担心是,蓝天这样完全靠志愿靠自发,尽管有组织有纪律,但无任何报酬能支撑下去多久。我在蓝天的帐篷里看到蓝天在消毒处理方面准备使用的消毒剂既有象上海利康高科技有限公司捐助的洁芙柔免洗手消毒液、安尔碘消毒液这样的正规有效的产品,也有象生物酵素这样无任何质量标准无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鱼龙混杂。我想,蓝天要继续发展下去,单靠目前方式可能面临很多困难,这些面临的困难既需要蓝天的掌门人远山来考虑,也需要国内有良心的企业大力支持,还需要媒体的正面弘扬,更需要政府的适当引导和适度支持。总之,我希望蓝天和蓝天这样的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得更大更强,也希望蓝天的队员们在参加类似的国内国际救援中不再带着厚厚的人民币来靠自己应对可能面临的经济困境。
就在我们到灾民安置点的路上,带路的蓝天队员田先生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子对他的工作非常支持,他做公益也有点成瘾的样子,欲罢不能。当年儿子生日时他在汶川参加抗震救援,他的本职工作是某大型公司的一个运行总监,本次还因为联络员的失误导致他回到国内要写检讨。他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也曾有过赌博的不良嗜好。他还告诉我们一个昨天发生的故事,这类似于在汶川地震中的那样,当他们搜救出一对母子时,母亲用身躯紧紧地护住身下的孩子,可是这并没有让他们逃脱厄运,母子双双遇难。在昨天的工作总结会上,队员说到这一幕时,全体队员都哭了,他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难过。
我祝蓝天的兄弟们在尼平安,祝愿蓝天发展得更好,也希望有更多的象蓝天一样的民间救助机构能在中国发展得更多更好,这样可以弥补政府救助力量的不足,也可以使我们中国的民间救助走向世界。
(注:本文只代表个人对这次救灾工作中所看到的蓝天存在问题的一些感想,本人与蓝天、与任何公益机构或公司及产品无任何经济利益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