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李女士反复咳嗽半年了,毛病不大却令她相当苦恼,要是遇到香烟或油漆味那就要命了,甚至会尴尬地小便失禁。几家医院都瞧过了,验血、胸片样样正常,咳嗽药水,止咳糖浆喝了十几瓶,终究不见好转,经过肺功能检查,医生说她得了哮喘,这可令她半信半疑。“奇怪?明明是咳嗽,从来也不喘,怎么变哮喘了呢?”其实李女士患上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医学上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型哮喘,过去又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1972年Gluser首次报道了该病并命名为变异性哮喘。这种哮喘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大约占哮喘的5—6%。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容易误诊或漏诊。 不过掌握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点,诊断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首先如果反复咳嗽符合如下几点需要高度怀疑: ■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一个月以上,常在夜间发生或清晨发作性咳嗽,运动后加重,痰多; ■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表明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或者经过长期的抗生素治疗无效; ■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使发作减轻; ■有个人过敏史即伴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也可有家族过敏史; ■运动、冷空气、过敏原或者病毒性感染等诱发发作; ■有季节性,多见于春、秋两季且反复发作; ■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或者肺纹理增加但无其他器质性改变。当然单单有上述表现就诊断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患者行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者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提示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则可以确诊了。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本质与典型哮喘一致,有学者认为它属于轻中度哮喘或者典型哮喘的早期表现,于是治疗上也比较简单,与轻中度哮喘治疗是一致的,以抑制气道炎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吸入性激素,不是抗生素),解痉治疗为辅。患者可查找过敏原等触发因素,如明确应尽量避免,必要时需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一般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哮喘中较轻类型,但应早期诊断,如能得到合理的指导与治疗,常获很好疗效。 (作者均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医生,陈小东为科主任、教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