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媒体视点
 
 
新闻晚报:别以为帕金森病只是“老人病”
 
  来源:新闻晚报  日期:[ 2013-08-15 ]
 

别以为帕金森病只是“老人病”

20岁少女“摇头抖手”整十年

 

2013年8月13日   A1叠14:A1叠14-上海城事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肖波


 


    一向被看作是“老人病”的帕金森病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 20岁的女孩小周正处青春大好时光,却已身患帕金森病整整10年,而她并没有此病的家族史。记者昨天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了解到,全球400万帕金森患者,中国超过200万,除了老龄化带来的中老年病人增多,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令帕金森病有年轻化趋势,目前40岁以下的病人约占10%左右。

“脑起搏器”助女孩摆脱抖手

    为了动手术而剃光的头发长成了半寸,江西女孩小周脸上挂着灿烂笑容,举手投足根本看不出抖动的迹象。这在两个月前,她和全家根本不敢想象。过去的近十年来,她的头、手、腿总是控制不住地摇晃抖动。她说:“我拼命的想要控制自己,但是越想控制越是厉害,头整天摇得昏昏沉沉,只有睡觉的时候才能好一些。我好像一个废人,吃饭都要妈妈喂,穿衣服也需要别人帮忙。 ”因为她的病,父母几年间头发花白,姐姐小学毕业后中断了学业,留在家里帮忙。

    “我总在想,如果我没有生这个毛病该多好啊,如果我能够站起来我一定找一份工作,无论多辛苦也无所谓。我要好好的报答我的妈妈,我要照顾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她的累赘! ”小周说。幸运的是,近日,由中华慈善总会和美敦力公司联合发起的、以扶助特困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目的的 “调亮生命”公益项目在沪落地。作为上海首家“调亮生命”公益项目定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小周免费实施 “脑起搏器”植入手术。通过手术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从而达到调控异常神经电活动的目的,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失调、肌肉僵直及震颤的症状。小周接受手术前,只有在服药时才能做一些家务等轻体力劳动,病情严重时吃饭需要人喂,穿衣服也需要人帮忙。但手术成功并开机后,从外观上看,小周已经与常人无异。

40岁以下帕金森病人超10%

    中国目前帕金森病人总数超过200万,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有超过500万患者。华山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潘力教授表示,该病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的病人估计已经占病人总数的10%左右。这些年轻的病患由于病程更长,因丧失劳动能力所造成的损失更大,往往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更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王坚说:“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令帕金森病人增多,但同时,工业化后全球的年轻帕金森患者有所增加,除了一部分基因缺陷病人外,还有一些人的患病和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如农药(百草枯等环境毒物)暴露显著增加帕金森病患病风险,三氯乙烯的暴露可以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高达6倍。 ”

    据了解,帕金森病在疾病的早期若干年,服用药物的疗效往往比较显著,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这被称为药物治疗的“蜜月期”,但“蜜月期”过后,抖动等症状会重现,部分患者出现异动等并发症。很多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但20万左右的手术费成为他们的“拦路虎”。对年轻患者来说,如果症状得不到改善,身心倍感痛苦,因此,“调亮生命”公益项目旨在寻找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符合条件的中国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患者,通过捐助,由一流的医疗机构为其进行免费公益手术,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文汇报:国际级实验室培训中心落户华山医... 下一篇: 新闻晨报:毛颖:不满足做优秀的“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