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 B03:B03-健康·保健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崔颖/解雯贇
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大多数只会关注震颤、强直等运动症状的缓解,没有考虑到长期的运动并发症以及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巨大影响。更为遗憾的是,这种“短视”理念不仅存在于患者中,专科医生也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振国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对此忧心忡忡。
帕金森病作为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杀手”,让患者在病程发展中深受病痛和心理上的折磨。然而中国医生和患者普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存在误区,导致治疗目标仍然只能停留在运动症状的改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指出,由于国内帕金森病专科医生数量有限,有很多患者只能去普通神经内科就诊,而大部分神经科医生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认知不足,因此更勿论遵循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88%的神经内科医生不知道有中国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在二线城市,这一数据更是达到93%。随着医学不断探索、治疗方法进一步完善,现有治疗已经完全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的进程,帮助患者提升信心和生活质量,不仅仅只是关注震颤、强直等运动症状的缓解。2011年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指出,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并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出现,而规范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据专家介绍,《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对于较年轻且无认知功能受损的帕金森病患者,应该推荐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作为首选药物,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用于左旋多巴的添加治疗,控制运动并发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振国教授强调,治疗帕金森病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走出治疗误区,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如今,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有了多渠道,如在国内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专业性公益网站“帕友网”上,患者可以与权威专家互动,在线观看或下载“帕金森健康操”教学视频。还可以参考“帕金森健康小屋”,相应改善家居、家具设计和摆放等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