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演出风格,练出水平——我院红十字紧急救援队赴京演练队伍凯旋
 
  来源:院办  日期:[ 2012-09-12 ]
 

(华建敏会长与我院演练队员亲切握手 丁院给予此次演练高度评价)

 

      9月8日晚11时,我院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赴京演练队伍胜利凯旋。

      就在10个小时前,这支队伍刚刚接受了中国红十字会领导的检阅,并在20余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红十字会嘉宾的注视下成功完成了90分钟的应急救援演练,获得满堂喝彩。

      9天前,这支队伍进驻北京郊外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培训基地,他们克服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接受了长时间的封闭式培训与排练。这是这支队伍在关键时刻“演出风格,练出水平”的关键。

      早在一个月前,医院就收到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在9月8日组织开展亚太国家和地区红会合作论坛的通知》,通知要求我院派出精干力量与中国国家救援队所在的武警总医院共同完成论坛开幕式上的野战医院救援演练环节。届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中国红十字会特别顾问彭珮云等领导人将亲临论坛开幕式,包括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席近卫中辉先生在内的20余国外宾、各个国家部委防灾减灾的负责人也将集体观摩开幕式上的应急救援演练。这次演练将涵盖搜救、转运、医疗、赈济、治水、心理、公共卫生等救援环节,集中展示中国红十字救援的最佳装备与最高水平。

      接到任务后,医院分管红十字工作的邵建华副院长高度重视,亲自召集动员会议,指示所有队员和院红十字办公室要在情节设计、道具准备和台词凝练等方面苦下功夫。她指出,全体参演队员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尽全力配合红会有关部门组织好整场演练,并在与兄弟医院良好协作的同时,彰显自身的特色,争取“演出风格,练出水平”,真正为医院的红十字救援积累一定经验,也以这一次的实践为华山的红十字品牌做好宣传。

      此后,参演队员与红十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与红十字总会及武警总医院方面沟通脚本、协调道具,为的是尽可能将情节设计得更合理,将应急医疗救援的功能展示得更全面。

      8月31日至9月8日,参演的8名队员住在条件简陋的集体宿舍里,仿佛穿越到了多年前的大学校园。他们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习惯和不方便,团结协作,精神饱满地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上用自己的双手搭建起了小型野战医院规模的帐篷群。为了让演练用的野战医院更逼真,他们想方设法将各式各样的道具带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医疗器械、手术铺巾、手术衣、输液皮条、应急通讯装备、模拟婴儿……以至于当队伍过机场安检时,检查人员频频要求开箱,因为他还没有见过有乘客“带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当然,除了“奇奇怪怪”的东西,队员们始终没有忘记将华山的元素带去北京——华山红十字旗帜、华山LOGO贴纸,华山LOGO的病历夹,以及有着巨大华山LOGO的氧气袋、床单……

      十天的磨砺终于在9月8日“世界急救日”当天揭开面纱,精彩呈现。这一天,丁强院长受邀亲临演练现场,给予了全体队员莫大的鼓励。他早早便来到队员们中间说:“预祝你们演练成功,我会一直在场边为你们鼓掌”。在正式的演练现场,我院的参演队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熟练的技术动作、精湛的串场设计、感人的现场对话频频受到演练导演组的青睐——现场有9支队伍、7台跟拍摄像机,但导演现场切换呈现在大屏幕上的镜头始终在给华山队员与华山医院的标识大大的特写。演练结束后,全体嘉宾起立鼓掌,全体演练队员更是受到华建敏、彭珮云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当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刊发新华社记者报道,以“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医务人员在为‘伤者’做手术”为巨幅配图和说明,报道整个演练过程。不得不承认,“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实是华山人深入骨髓的风格,而从众多演练队伍中“脱颖而出”的背后,不仅仅是为一个多小时的演练所花费的数昼夜心血和参演队员长时间的坚持与专注,更是强大的华山精神的支撑。


 

 

  上一篇:华山医院第九届职工代表素质培训活动成功... 下一篇:百年华山薪火传承,授业育人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