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老人皮肤常搔痒
专家:洗澡别太勤,警惕糖尿病
2012年2月18日 作者:贺天宝
家住闸北区彭浦镇的刘老伯近几个月皮肤常痒,虽说不上是病,但发起耒也挺烦人。就医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教授告诉他:虽说皮肤搔痒是一个症状,但是皮肤常痒痒,肯定是有病产生了,有些是皮肤病,还有些是潜在的内脏毛病,像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也会产生皮肤搔痒。所以搔痒是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问题。
七成老人冬季皮肤常痒痒
徐金华教授指出,高达七成老人冬春季皮肤常痒痒,常见于气温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当由寒冷的室外突然进入温暖的室内,或在夜间进入暖和的被窝时,便开始搔痒。
搔痒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有皮肤引起的搔痒,也可以是神经因素引起的,还有神经元性的,还有精神性的,感觉身上有蚂蚁在爬一样的,但实际没有东西,还有是混合型的搔痒。
冷天洗澡太勤易搔痒
冬春季搔痒有哪些表现?很多人表现为皮肤干燥,很多老年人皮肤会裂开。因为痒,反复抓,会产生很多皮损、水泡,甚至到了春天、夏天都缓解不了。皮肤裂有三个阶段,先是皮肤干燥,再到皮肤裂开,然后产生一个搔痒。主要是因为皮肤干燥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破坏产生炎症后引起搔痒。
徐金华说,引起皮肤干燥搔痒,同皮脂分泌及年龄有关,老年人皮脂分泌少了,使得皮肤的水分不能充分保留。还有生活中接触过多的洗洁精等化学品,也会引起皮肤干燥搔痒。再有环境的因素,气温下降以后,水分蒸发多了,空气干燥,冷风吹都会产生皮肤干燥。影响因素还有休息不好,睡眠不好的人,皮肤肯定是不健康。再如,冬天房间里的空调温度开得太高,冬季里洗澡太勤等,这些生活习惯都会对皮肤产生负面影响。
六招防皮肤搔痒
徐金华介绍,防搔痒有6种方法:第一,科学沐浴。冬春季洗浴有四忌:忌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洗澡次数以每周2-3次为宜。洗澡时应避免使用太热的水洗澡,最好是采用与体温相仿的水温 (不超过40度)。应选用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洁力过强的碱性香皂。并且要适量缩短洗浴时间,以免水分及皮脂因热而过度流失。洗澡时不要用力刷洗,因为过热的水和用力的搓澡会洗掉皮肤的皮脂、角质等保护层,这样就很容易伤害到皮肤,甚至引起皮肤局部发炎,使得神经更加兴奋,会加重搔痒。洗完澡后再涂抹上滋润的身体乳液。为了避免室内空气干燥而引起的皮肤水分的蒸发,应当设法提高室内湿度。
第二是饮食保健。平时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肤的水分供给。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及牛奶豆浆之类的水分丰富的食物。还可常吃芝麻油、黄豆、花生等食物,它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而人体缺乏亚油酸,皮肤会变得干燥,鳞屑增厚。维生素的摄取对于防治皮肤瘙痒也很重要,特别是维生素A、B2、B6、维生素E等。同时,皮肤瘙痒患者避免辛辣、油、海鲜,咖啡、烟、酒等刺激类食品。
此外,要注意保暖防寒;注意防晒;贴身衣服应选择宽松的棉质品;加强皮肤的锻炼,增强皮肤的适应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