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等奖(左为刘燕代表获奖团队领奖)

二等奖(右三为刘威代表获奖团队领奖)

三等奖(左四为朱玉连教授)
11月30日,2019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志愿者服务基地荣获优秀科普志愿者奖(团队)一等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的“老年健康”系列科普视频荣获科普成果奖(作品)二等奖;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朱玉连教授的“康复是一缕阳光”脑卒中康复指导进社区项目荣获科普贡献奖(个人)三等奖。三项荣誉的获得展现了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级大型公立医院履行公益使命、服务百姓健康、助力健康中国的理念与担当。 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设立于2012年,分为初评、复评、终评和奖励委员会审议四个阶段,邀请包括院士在内的数十位专业人士进行评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严隽琪,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理事长丁文江院士、常务副理事长施荣范,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黄红,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兴鹏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 
华山医院志愿者服务基地目前拥有科普志愿者300余人,既有院士、长江学者、终身教授,也有青年医师、护理专家,承担红十字使命,在援外援边、精准扶贫及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中传播专业知识、普及健康理念;致力于推动重大医学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前沿性及慢性疾病知识的科学普及成果转换,影响深远;深耕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微信公众号、青年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社区健康科普讲座在内的一批优秀科普志愿品牌项目及平台,兼具权威性与趣味性,深受百姓喜爱。近三年来,团队组织、参与科普公益活动200余场,发表原创权威科普文章500余篇,制作科普视频及微电影60余部,出版科普图书6本,累积受益人群超过850万,连续被学习强国、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老年健康”系列科普视频是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科学普及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视频针对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与肢体伤残、老年共病和衰弱症、老年感染与抗生素合理应用等重要课题,打破学科界限,由中国工程院顾玉东院士、闻玉梅院士牵头组织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领域专家确定预防和治疗、康复和营养、抗菌药物使用三部分科普内容,以“多病共治”为理念,通过专业科学工作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群疾病防控。由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制作,以动画为主、真人拍摄为辅的7集视频在学习强国、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社区等平台播出,受众广泛、影响巨大。 朱玉连教授及其团队依托国家重点课题,长期致力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的临床和机制研究,同时将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和理念,尤其是正确的运动、言语交流、进食及康复辅助工具应用等方法普及推广到社会各阶层,造福于广大的脑卒中患者,使因病致残的生活依然独立、依然精彩。朱玉连教授及其团队足迹遍布包括长三角地区、云南、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等在内的全国近300家医疗机构,同时通过专题电视电台节目、报刊、微信平台、义诊等途径进行大众推广和宣讲,深受脑卒中患者和家属的欢迎,获得极好的社会效应。 内分泌科的糖尿病科普教育片“抗糖路上爱相伴”曾获2014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奖二等奖;感染科尹有宽教授“肝炎防治,科普同行——尹有宽教授肝炎科普教育项目”曾获2017年科普贡献奖(个人)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