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用短波红外量子点示踪技术“看”植入的干细胞修复损伤路径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上
 
  来源:运动医学科 杨以萌,尚西亮  日期:[ 2019-08-10 ]
 

 示意图_副本.jpg

封面照_副本.jpg

81日,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和陈俊副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利用短波红外量子点示踪技术,在干细胞组织修复冈上肌腱撕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成果以Visualizing the Fate of Intra-Articular Injec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Vivo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Supraspinatus Tendon Tears(在近红外二区窗口进行活体示踪关节腔注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小鼠冈上肌腱撕裂时的“命运”)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IF=15.804)上

肩袖损伤是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冈上肌腱撕裂是肩袖损伤的最常见部位。基于再生医学的干细胞治疗有望为肩袖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然而,干细胞治疗目前仍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如何实现对移植干细胞在活体内迁移、分布等行为进行示踪,对评估其安全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课题组利用短波红外量子点探针,结合小鼠肩袖损伤(冈上肌腱撕裂)模型,对移植不同浓度的小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肩袖治疗时的迁移过程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实时荧光监测。研究结果揭示,移植5×104干细胞组在移植后第3天开始向肩袖足印区迁移,第7天超过80%的细胞富集在足印区,移植干细胞具有在肩袖修复期停留时间长、富集数目多等优势,有利于促进肩袖撕裂后止点结构的修复

本研究加深了对干细胞移植后“命运”的理解,对推动干细胞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具有积极作用。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1901018


  上一篇:攻坚克难守初心,共谋发展担使命——华山... 下一篇:热烈祝贺华山医院四位专家入选第三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