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由华山医院团委主办的“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之“长三角”医务青年高峰论坛在华山医院举行,将为期三个月的“长三角”医务青年学术季推向高潮。华山医院门诊12楼报告厅大堂是医院各团支部的青年学术品牌展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副书记耿道颖,副院长徐文东,浙江省医院协会、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原嘉兴市第二医院院长吴展,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吕凌,团市委基层工作部部长任浡,市卫生健康委团委书记朱雯晴,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王睿等领导嘉宾以及华山医院的中层干部、来自“长三角”及全国其他地区共计17个省、市、自治区28家医院的200多名优秀医务青年出席,共享“长三角”医务青年学术与人文的双重盛宴。 
邹和建书记致辞 
耿道颖副书记主持
开幕式由耿道颖副书记主持,邹和建书记在致辞中肯定了举办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鼓励青年不忘初心,牢记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之托,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医学研究水平,激发区域创新合作,为推动长三角健康一体化的发展贡献智慧和青春的力量。 
随后,华山医院团委书记张军,嘉兴二院党办副主任、团委书记季玉珍,无锡九院团委书记王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团委副书记王缘等7家医院青年代表,上台发表了“长三角”医务青年倡议,并带领全场医务青年喊出“青春建功新时代,共筑健康长三角”的赤诚决心。 
顾玉东院士 
徐文东副院长 
吴展教授 
吕凌教授
上午的“大师讲坛”由张军书记主持。顾玉东院士以《我的成长经历》为题,回顾了自己从懵懂少年、青年医生到学科大家的成长轨迹,勉励青年以“同情心、责任心、团结心、进取心”为动力,以“好奇心、平常心、执着心”为助力,在从医路上初心不忘、求索不断、步履不停,寄语青年要“听党的话,学白求恩,做好医生”。徐文东副院长在题为《传承+创新》的演讲中,阐述前辈们专注持恒、极致求精的医者精神是学科的无形财富,青年医生应当学而精之、精而深之、深而新之,并勉励青年必须走好该走的路,才能去走想走的路。吴展教授则与大家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医生的专业精神”,指出现代医学存在技术化和商业化的两大问题,鼓励青年医生应当具备正确的人文观,重塑专业精神、崇尚礼德、奉献仁爱。吕凌教授以“转化医学的艺术”为切入点,阐述了转化医学的理想模式和现实意义,并对转化医学研究提出三点建议:发散的科研思维、无畏的实验精神与积极的范式转变。在提问交流环节,医务青年们就从医路上的迷茫与困惑,与四位大师进行了互动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下午,“青年学者论坛”分为三个分论坛。论坛一MDT多学科青年论坛在花园大厅举行,由感染科、内一、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手外科、外三、北院内科、影像团支部共同承办,40余名青年参加。抗生素研究所秦晓华主治医师、内分泌科何敏主治医师、神经内科俞海主治医师、手外科贾潇天主治医师分别作题为《MDT:医患受益,做好不易》《5G视角看垂体瘤》《“为患者指条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与感染疾病MDT门诊介绍》《周围神经肿瘤》的主题讨论,分享了MDT团队的工作经验,促进了青年在MDT建设中的交流与融合。 
论坛二“福尔摩斯”临床诊疗思路分享在5号楼3楼会议室举行,由感染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团支部共同承办,40余名青年参加。感染科艾静文医师、神经内科茅翼亭主治医师、皮肤科马英副主任医师分别为青年带来《在技术与经验的碰撞中寻找溺水后的“真凶”》《发作性四肢瘫、口齿不清伴高弓足》《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之PAPA之谜》三个颇有探讨价值的病例,引发了在场青年的“探案”兴致。 
论坛三护理天使论坛在综合楼4楼会议室举行,由神经内科团支部、上房团支部共同承办,70余名青年参加。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陈瑜、神经内科14病区护士长叶婷主管护师分别用两个队列研究,启发青年护士如何设计研究、投稿国际期刊,讲座过后还开展了Workshop课程,由神经病学研究所梁小妞指导青年们进行统计软件实践操作,活动持续了4个小时,不仅让青年护士们拓展了科研思路、提升了科研热情,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护理科研学习氛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华山医院团委举办的“长三角”医务青年学术季,既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发扬,也是华山青年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的探索实践。“长三角”医务青年高峰论坛作为本届学术季的重磅活动,邀请医学大师传道授业,集结优秀青年交流探讨,旨在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医务青年提供开阔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医务青年跨地域、跨院区、跨专业的求业解惑、融合协作、创新发展,从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青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