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4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COA国际学术大会(Chi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COA)在厦门召开。作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单位、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华山医院骨科团队在姜建元主任的带领下,全科35人参会,投稿122篇,受邀大会主持11人次、大会发言27人次;2人获中青年优秀论文奖;35篇稿件参与面对面、纸质及电子壁报交流,涉及领域涵盖脊柱、创伤、关节、微创、骨质疏松、骨肿瘤、创新与转化、骨科护理等多个方面,华山骨科的全方位亮相受到了广泛关注。
会上,姜建元教授受邀作了题为《“孔镜时代”,腰椎融合指征的理性思考》与《脊柱微创手术:“热议”中的再思考》的专题演讲,就脊柱微创手术中的热点及富有争议的问题给出了思考与答案。他的发言《平山病-十年临床研究总结与思考》和《改良TLIF术式-解剖学基础与十年应用总结》充分展现了华山骨科在平山病规范化诊治方面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在腰椎退行性疾患手术治疗中已形成特色。马昕教授的题为《拇外翻手术并发症》和《浅谈踝上截骨与跟骨截骨在踝关节炎治疗中的选择》的继续教育课程展现了团队在中国足踝外科的领导地位。在脊柱分会场,吕飞舟教授的《单纯经后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评价》专题发言,详述了华山骨科对“寰枢椎难复性脱位”这一高难度脊柱外科治疗的独到见解。陈文钧教授则进行了题为《后方入路治疗胫骨骨折的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的精彩演讲,深入剖析了胫骨骨折的后放方入路技巧。此外,作为中华医学会骨科青年委员会副主委,马晓生教授主持了中青年医师论坛会场的脊柱专场,还作了题为《D/X/OLIF临床常见并发症总结及原因分析》的专题发言,分享了这一热门技术的操作要点与难点。
王旭教授的《Die-punch骨块的CT分型在后Pilon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演讲、张权教授的《药物性不典型骨折与非药物性不典型骨折的比较》发言以及魏亦兵教授的《髋滑膜软骨瘤病的不同入路选择》专题发言充分展现了华山骨科在各亚专科领域齐头并进,全方位发展。此外,王世龙、章晔、马天文、黄钢勇、蒋励、王洪立、郑超君等多位中青年医师也用精彩各异的大会发言引发现场热烈讨论。在11月21日的COA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评比大赛中,王洪立医师荣获本次论文评比大赛脊柱组唯一的一等奖,邵明昊医师荣获三等奖。
本次大会以创新为契机,继续秉承推动多学科融合,加强学术合作,为广大骨科医生搭建了高水平、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华山骨科通过专家教授们各种形式的分享、在学会的任职以及中青年医师的崭露锋芒在本届COA大会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华山骨科“道日新,艺亦新”的创新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