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9日,由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健康促进,关爱相随——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工作价值与机制”在华山医院成功举办,吸引了近90名来自市内外医院的管理者、实务工作者参加。
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耿道颖主持开幕式,华山医院院长丁强以“一个好汉三个帮,医疗需要志愿帮”形象地描述了医务社工与志愿工作的重要性,期许华山医院要做“技术上的高大上,志愿上的接地气”;上海市卫计委干部人事处副处长倪艳华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上海市医务社工制度设计进行解读;上海市民政局职业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处处长张静描述社会工作“润物细无声”,在“公益上海”大背景下推动专业志愿服务发展。
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孙大红与上海市卫计委新闻宣传处副处长俞军主持第一场主旨演讲。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从宏观背景讲述了“健康上海”大背景下医疗社会工作与人类需求结合的必要性;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季庆英则从微观角度讲述了医务社会工作者如何培养资源整合的能力。
下午的主旨演讲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书记马俊坚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主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党委书记孟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俞郁萍、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岑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主任费汝倩分别介绍了各自医院在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实务领域所做的有效探索,为在座实务工作者带了更多的借鉴和思考。
耿道颖副书记及北大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部主任郝徐杰主持了8月8日上午的主旨演讲。华东理工大学范斌副院长分享了医务社工实务研究探索的取向与方法;复旦大学付芳副教授讲述医务社工对不同病程阶段癌症病人的干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刘晴暄副教授则介绍了“生机盎然”的园艺治疗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下午的实务分享板块由华东政法大学井世洁副教授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工部主任陈玉婷主持,来自北大人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宁波市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妇产科医院、金山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实务工作者分别汇报各自医院的实务探索,与会听众受益匪多。
异彩纷呈的讲座报告传达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短短两天的学习班匆匆而过。在“健康中国”与“健康上海”的战略背景下,医务社工作为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迎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同的挑战,亟待继续深耕,多元发展,为健康促进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