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整合强势学科,建立慢病平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成立
 
  来源:心内科 李剑、李慧洋  日期:[ 2018-01-19 ]
 



1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房颤中心宣告成立,心内科主任施海明教授主持启动会,马昕副院长宣读房颤中心成立决议并宣布了专家委员会名单:马昕副院长任中心主任,施海明教授、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任副主任,医务处处长王惠英教授任行政总监,心内科副主任罗心平教授任执行主任,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放射科、胸心外科、急诊科、内分泌科、介入科、教育处、科研处、信息科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委员会。

马昕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整合”是新时代的最大特征,房颤的管理就是一个整合优势资源的范例,建好房颤中心是华山医院发展中的好事、大事,中心应依托我院国内领先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等学科,发展出房颤治疗的华山特色。王惠英处长宣读了专家委员会事务条例并致辞,她表示,医院将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房颤中心建设,中心应把握医院快速发展的机遇,协同各学科共同推进我院房颤工作的发展。

多位专家在会上作主题报告。罗心平教授作房颤中心建设的背景意义及中心认证标准的解读;心内科李剑教授作房颤中心建设筹备工作进展及2018年度工作计划汇报;高秀芳副教授作2016年ESC房颤管理指南的解读;神经内科方堃主治医师作心源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报告。

2017年,为提高中国的房颤诊治水平,规范房颤诊治流程,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的指导下,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共同发起了“中国房颤中心”建设。我院第一批提交了申请,成为首批获批的 162家“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之一,并得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的“中国房颤中心 建设单位” 授牌。中心力争通过未来18个月的建设,通过相关评估与考核,成为全国示范性诊疗中心。

房颤是目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的发生,致死、致残率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华山医院心内科多年来开展房颤的管理评估、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进的全三维心房标测技术极大降低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辐射量;独有的房颤管理系统可通过手机软件管理疾病信息,方便患者就医和随访。房颤中心的启动将进一步发挥多学科特色,将房颤的诊治和管理做成医院又一个特色诊疗品牌。

1月18日,房颤中心成立第二天,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邀请了在我院就诊的近50位慢病患者参与了房颤预防与管理科普宣教活动。神经内科程忻副教授作《心房颤动与脑卒中》讲座,心内科包丽雯主治医师讲解如何运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发现和管理房颤。活动还给到场的患者赠送了掌上心电仪,大家都表示,在深入了解了房颤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知识之后,会更加重视房颤的预防和管理,将所学知识带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上一篇:奋楫争先新时代 华山再辟新天地——华山... 下一篇:华山医院痉挛状态MDT团队阶梯式治疗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