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发展传统医学 整合跨界资源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
 
  来源:中西医结合科 杜懿杰  日期:[ 2016-09-26 ]
 


 

借助于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的东风,为了进一步奠定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国内乃至国际相关学术界的领导地位,扩大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影响力,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整合复旦大学优势资源,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正式成立,9月24日上午,在华山医院门诊12楼会议厅举行了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学科学术交流会。

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院士宣读了研究院成立批文,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董竞成教授介绍了研究院的概况和成立筹备情况,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教授和华山医院院长丁强教授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复旦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各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研究院由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中科院院士沈自尹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董竞成等教授担任院领导。现有专职和兼职科研人员2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7名,有在全国性学术机构的一级学会或二级学会担任副会长或正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专家10名,和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中西医结合专家。有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6个。配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满足高科技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科研的需要。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大及疑难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针刺效应机制研究与中药新药开发以及中国传统医学整体架构的研究等,具体包括藏象学说研究、中西医结合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妇科系统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肿瘤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儿科系统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多民族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组分中药研究、针灸研究等。目前的基本架构为七个二级研究所,分别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所、中西医结合针灸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所、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所和中西医结合药物研究所。

成立大会特邀顾玉东、苏国辉、陈士林、饶子和、金力、潘建伟、陈凯先等8位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做大会报告。顾玉东院士的报告《如何更好的做科学研究》,香港大学苏国辉院士的报告《枸杞子与健康》,饶子和院士的报告《技术创新&精准医学》,陈士林院士的报告《本草基因组学发展与应用》,金力院士的报告《精准医学中的表型组研究》,潘建伟院士课题组的报告《量子信息和生物中的量子相干现象简介》,沈自尹院士和陈凯先院士也做了精彩演讲。研究院下属的七个研究所也分别做了工作进展报告。

由研究院牵头,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大连医科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青海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厦门大学和暨南大学等的中西医结合团队共同发起,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研究型大学中西医结合团队联盟”,该“联盟”将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宗旨,有效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整合医学相关资源,开展深入合作,在医疗、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共同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整合医学的发展,铸造世界一流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整合医学医教研基地。

研究院还与上海均瑶集团签署了“复旦-均瑶中西医结合产学研先期种子基金合作协议”,均瑶集团计划每年为研究院提供100万元以上产学研发展基金,支持研究院的创办与发展,促进产学研发展相关的项目研究。产学研发展基金的使命是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我国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研究与发展,进而推动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不需回报,是纯公益性基金。当天晚上,华山医院“慢病相对时空”公益医疗项目的病员们还为本次研究院的成立大会呈现了一场自导自演的精彩演出。

  上一篇:严谨细致修巨著 呕心沥血续传奇 ——第1... 下一篇:热烈祝贺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主任当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