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院党委派遣,7月25日~29日,华山医院内科专家罗心平和赵晓龙参加上海市侨办边疆送温暖医疗队,在祖国中蒙边境上、大漠深处、戈壁腹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塔山牧场,深入牧区到牧民家中诊疗、到边关哨所义诊、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把党的温暖、上海人民的深情、华山医院的精湛医术送到了祖国的边疆,受到了哈萨克牧民的热烈欢迎。
北塔山牧场位于中蒙边境上,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离乌鲁木齐市500多公里。从上海乘飞机4.5小时到乌鲁木齐市,驱车200多公里到奇台县,再乘车近300公里、穿越沙漠到北塔山。这里有哈萨克牧民4000多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当地陈场长称之为“有山不长树、有沟没有水、有地不生草。”烈日炎炎,中午温度在50度左右,夜间只有10多度,只在较高的戈壁上才有稀稀拉拉的牧草,是不适合人类生存之地,但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有128公里的边境线,是祖国西北边陲重要的屏障。缺医少药、高原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变迁造就了高血压糖尿病高发,平均寿命53岁;受到正规培训的医生少,病人常常要骑马80多公里才能到牧场医院,转院到最近的奇台农场医院也要穿越沙漠、走200多公里。当地医生告诉医疗队员,以前好多病人死在转院的路上。为了祖国的安全,农六师北塔山牧场的职工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包括感动中国的好医生、上海知青李梦桃,作为马背医生他扎根边疆30多年,无怨无悔服务牧民,他的事迹也深深打动着医疗队员,使大家深受教育,此次医疗队有幸见到这位令上海人骄傲的传奇人物。
尽管生活条件恶劣,专家们依然精神饱满,立志把华山人的爱播撒边疆。当地洪医生激动地说:“这是北塔山地区建场60多年来的第一批博士和教授,是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善举!”牧民巴和特古丽特意在家中宰了一头羊要招待医疗队员。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居然知道上海有华山医院,可见医院前辈大爱无疆的善举已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