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三年如一日,相约星期五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第五期启动
 
  来源:中西医结合科 杜懿杰  日期:[ 2016-03-15 ]
 

 

3月11日上午,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第五期“慢病相对时空”在华山医院门诊12楼会场举行了开班典礼,科主任董竞成教授为来自社会各界240余名肿瘤等慢病患者及部分健康听众做了一场精彩的《“慢病相对时空”思想理念与生命科学之基础》科普讲座,通过大量生动的图片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严谨而又通俗地阐述了“慢病相对时空”项目的深厚底蕴、思想理念、科研和临床成果以及肿瘤干预等慢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何管理肿瘤等慢病的实用策略等,2小时的讲座掌声时起,听众们深受启迪和鼓舞。
“慢病相对时空”是中西医结合科针对肿瘤等慢病患者开展的以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为主要内涵的系列公益性医疗项目,每周五举办一次活动一次,迄今已坚持近三年,成功举办四期。三年来邀请医学、心理学专家举办讲座累计120余次,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方式团体心理干预120余次,并系统教授了适用于肿瘤等慢病患者身心康复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郭林气功、音乐疗法、冥想疗法等,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具体操办者杜懿杰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兴趣爱好组织了合唱团、舞蹈团、朗诵组、太极拳队等,并聘请专业老师给予指导。鉴于老年人接受知识较慢的特点,还制作发放了健康教育讲义,内容有常见慢病的诊疗、饮食、用药、护理、心理指导、康复心得交流和经验介绍等。先后有近千名患者获益。
通过心理测评和血液、唾液中相关指标检测发现接受心理干预和替代医学治疗后,98.1%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显著改善,90%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一半以上患者体内反映应激、抑郁、焦虑的指标下降到正常水平,包括众多晚期肿瘤患者在内的总体2年生存率达到99.5%,数十名全身多脏器转移的患者几年来仍健在,且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该项目今年荣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首批医疗服务品牌项目”,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大众卫生报、科学网、东方网、凤凰网、复旦新闻网、华山医院网站等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该项目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变个体就医为群体就医,变惊恐就医为快乐就医,变局促就医为舒缓就医,极大地改善了就医体验,缩短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就医质量。另外,该项目既是医患之间深入交流的稳固平台,也是出院患者院外持续治疗组织和实施的平台,从而实现患者住院-出院-门诊-家庭/社会-住院的系统化管理和干预,同时也是医疗行为由医院向家庭、社会延伸的具体实践。更为重要的是,针对终末期重症慢病患者现代医学往往束手无策的时候,该项目探索出一种以心理干预和替代医学疗法为主要内涵的全新的医疗模式。

2016年春季新一期的“慢病相对时空”内容较往期更为丰富、实用,引入更深层次、国际认可的替代医学疗法,使患者得到更为细致入微的个性化治疗,深入关怀慢病患者的身心康复。

  上一篇:德国经验+中国优势,跨国团队探索神经影... 下一篇:学习雷锋,TOUCH健康——华山北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