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图文新闻
 
 
耕耘一片“风湿病+”新天地 ——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十一届风湿免疫论坛
 
  来源:陈勤奋  日期:[ 2016-03-02 ]
 

228日下午,由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Rheumatology, Immunology and AllergyIRIA)主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一届风湿免疫论坛在中山医院“福庆厅”举办。IRIA副主任、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姜林娣教授主持,IRIA顾问、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孟济民教授和IRIA主任、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邹和建教授致辞。来自风湿免疫相关研究领域的临床和基础同道专家欢聚一堂,共同盘点和交流这一年来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邹和建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IRIA走过的11年历程,成立于20057月的IRIA从前十年的“合作发展贡献”到新十年的“坚持创新引领”,这一合作平台的成果正在逐渐显现。借用“互联网+”的思路,风湿病+精准医学、风湿病+转化医学、风湿病+大数据,等等,必将也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第四届IRIA年度人物在开幕式上揭晓颁奖,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梅振武教授和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徐麦玲教授获伯乐奖,日本国家儿童与健康与发育医学中心免疫耐受研究室主任李小康教授和香港免疫学会主席吕力为教授获精英奖,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梁敏锐博士获新秀奖。

开幕式后,吕力为教授和李小康教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有关干燥综合征和免疫细胞治疗最新进展的精彩演讲。来自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陈向军教授、皮肤科骆肖群教授和内分泌科鹿斌副教授各自从自己的学科入手,阐述了与风湿免疫病相交叉的疾病,恰好踏上了“风湿病+”的节奏,陈向军教授更是提出了“神经风湿病”的新名词。代表新生力量的青年学者则为大家奉上了在研课题的成果,内容包括PET-CT与皮肌炎/多肌炎疾病活动度评估、IL-6与血管、IL-33~IL-38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Sirt1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以主动脉瓣返流为特征的白塞氏病心脏累及患者心超研究、UCP2基因变异与高尿酸血症、强直性脊柱炎罕见变异等。基础与临床间、不同学科间,交流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大家期待来年再呈现新的成果。



姜林娣教授主持


孟济民教授致辞


邹和建教授致辞


徐麦玲教授获伯乐奖


梁敏锐博士获新秀奖

  上一篇: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出席ISAKOS... 下一篇:携手战痛风 ——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