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心连心)
踏上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已经第10天了。
昨夜起似乎进入了雨季,雷电交加,暴雨阵阵,大伙儿都担心帐篷渗水,惴惴不安地熬过了一夜。果然,季玮的帐篷成了“澡堂子”,箱子湿了个遍。好在垫褥和被子幸免于难。白天,又亮起了艳阳,抗出来晒吧。
连续一个多星期的劳苦,加上一宿没好好歇息,Women Doctor曹瑞勤一早起床就没精神,一整天迷迷糊糊。到了下午终于挺不住,躺倒。一量体温,38.5度。赶紧,百服宁、大量饮水伺候。贡主任是队里的大姐,也是年资最高、最有临床经验的队员。她主动照顾起曹医生,早早地帮着洗漱、休息。各位“教授”分析,曹应该是过于劳累,免疫力下降,感冒了。但愿她明天能缓过来。鉴于第二队人员紧缺,咱不能再有减员了。
为了不再有人倒下,大伙儿晚餐后都早早地熄灯休息了。除了悉悉索索的虫鸣和断断续续的细雨,今晚的营地静悄悄。
趁着这个宁静的夜晚,赶紧追叙一下520的卫生医疗宣教活动。
大约下午5点,院区外的山羊刚产下一头小羊羔。那几个英语交流没困难的志愿者带着他们各自的同学、朋友们应邀来到我们营地,参加“520红十字卫生、医疗宣教”。
简短的相互介绍后,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杨绪生副部长,也即尼泊尔救援队第二队队长,向年轻人们介绍了国际红十字运动。由于杨部长年轻时修的是英语专业,之后又多年在欧洲工作,英语表达既准确又生动,杠杠滴!与会的尼泊尔青年们听得十分专注。令我们意外的是,有一位尼泊尔中学生在参会之前甚至特地查阅了红十字会的有关历史,对杨部长介绍中的一些小提问竟能对答如流。事后,杨部长说,经过了我们这一次的救援及宣教工作,“红十字”会深深地在这些孩子心里扎上根,那会是一辈子的。
(杨绪生部长讲述红十字历史)
磊哥我穿插着简单地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下现场救护中的止血和包扎技术。之后,贡姐上场,详细讲解了2010版AHA CPR技术。作为正牌AHA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导师,贡姐果然不同凡响。为了保证讲课效果,贡主任不但事先下载了标准的CPR课程视频,还特别因地制宜自制了人体模型便于孩子们训练操作。讲完课,贡主任、徐思远等又在模型上认真地演示了一番。之后,孩子们两人一组在模型上认真地练开了。经过几轮练习,他们一个个都做的有模有样了。

(朱磊讲解急救包扎止血)

(贡海蓉医生讲解心肺复苏)
第4个内容是由徐思远和季玮领衔的六步洗手法演示。要知道,在Salyantar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消化系统寄生虫发生率着实堪忧,其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水源的消毒、过滤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这儿的孩子卫生习惯不良。别看孩子们长得都非常可爱,但伸出一只只小脏手真的让我们大跌眼镜。我们商量着,一定要让这些尼泊尔孩子们形成“手卫生”的观念。

(徐思远讲解六步洗手法)

(曹瑞勤讲解六步洗手法)
这次宣教活动持续整整2小时,直到尼泊尔的太阳消失在大山后面,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愿我们的队伍能为尼泊尔留下些什么。
快2周了,寨子的西边挂着弯弯的新月,不知家乡的夜空又是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