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巾帼创新奖”获得者2014年3月7日 10:10-经济·民生·“三八”光荣榜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任进 1958年 4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致公党党员。
中科院2000年 “百人计划”入选者,带领团队建立以分子毒理学新技术为基础的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体系,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药物安评平台国际不认可、毒性机制研究水平低的关键瓶颈。2012年3月以无任何GLP偏离的结果,成为我国唯一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多国GLP认证的安评平台。完成了国内外180余种、近600药次的新药安评研究,发表论文近70篇,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英国皇家病理学院Fellow和国际毒性病理学Fellow资格;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励。
耿道颖 1962年8月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她是患者称赞的好医生,学生眼中传道解惑的好导师,员工眼里善解人意的好领导、好姐妹。作为医生,她多年练就的高超医术,使疾病及早发现并治疗;作为导师,她带领研究生投入临床科研,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荣获了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25篇被SCI收录;她在完成上海医疗重点项目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上海市领军人才。
孟婥 1964年 5月生,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端纺织装备技术与系统的教学与科研,形成了地毯织造装备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产业垄断,奠定了我国地毯织造装备产业的基础;揭示了改性介质对纤维束纤维的作用机理,改性后的纤维束纤维可作为高档服装、家纺、地毯的原料;培养了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优秀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等奖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是教育部创新团队方向带头人、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
朱虹 1972年 4月生,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先后从事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和 “实践”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及星载软件开发设计工作;历任“风云一号”副主任设计师,“风云三号”主任设计师,“实践”卫星副总设计师等职务;共参与了10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任务。带领创新团队开展GNC技术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等荣誉。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十佳科技青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称号,成为上海航天科研型号研制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历任中国妇女第十届、第十一届执委。
张玲 1974年 12月生,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主要从事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涉及纳米颗粒表面处理、新型结构增强体的设计与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性能化技术等。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及上海市纳米技术专项等重要项目。获得201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8项,授权1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58篇,其中SCI收录4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