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药制”
王明贵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感染科副主任
导致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如今随着卫生条件改善和医疗水平提高,寄生虫病已较少见。
由于滥用抗菌药物,原本最好对付的细菌,现在却变得越来越难弄。上世纪80年代是人类研制抗菌药物的黄金时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平均每年批准3个抗菌药上市,而今2-3年才有一个新的抗菌药上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甚至出现了“超级细菌”。
临床医生治疗众多“发热待查”的病人,分两个阶段:一是经验性治疗,根据症状用广谱抗菌药物;二是目标治疗,根据微生素检测报告,明确感染的细菌种类以及敏感的药物,调整治疗方案,对症“药制”。
微生物实验室为人类赢得与细菌的战争起着支撑作用:从细菌培养到药敏试验,好比为出征的临床医生“导航”,及时纠偏;精确打击致病菌,患者就能少花冤枉钱、快点治好病。
“头大(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皮厚(皮肤科)、手长(手外科)、抗感染能力强(感染科)”是华山医院的特色,这其中微生物实验室有着重大贡献。眼下,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限抗(生素)令”的执行,各医疗机构相信都会大力推进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