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和损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表明,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其中绝大部分患者因此而致残,如偏瘫、失语、失明等。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位居第一的致病死因,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30%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就被夺去了生命。WHO对中国脑卒中死亡情况做了预测,如果死亡率维持不变的话,到2030年我国将有近400万人死于脑卒中;如果死亡率有1%的增长,到2030年我们将会有近600万人死于脑卒中。
10月29日是第6个“世界卒中日”,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在京举行了“2011世界卒中日‘关注卒中——健康中国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巡讲活动启动仪式。上海、广州、郑州等城市亦同时联动举行启动仪式,全国180余所卫生部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基地医院同时行动,组织心脑血管病专业相关专家,开展“2011世界卒中日‘关注卒中——健康中国行’”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巡讲,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为广大患者群众服务。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是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对于脑卒中这种慢病,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防控策略,而且也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国民防治知识缺乏。所以,广大民众要远离脑卒中的威胁,就必须加强健康意识,把住预防的关口,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脑卒中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
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特别强调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概念。一级预防,是指预防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只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就能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生。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就需要格外注意防止脑卒中的发生。而二级预防,是指患者已经发生过脑卒中,这时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实际上,得过一次卒中,五年内第二次卒中的机会将是30%,如果这1/3的人通过医学干预后被拯救,也就是不再得同一种疾病,这种医学干预叫二级预防,其意义重在减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二级预防与一级预防在控制危险因素上有很多相似,不同的是控制的程度要求不一样,比如一级预防要求血脂降到一个水平,而二级预防则对血脂的下降要求更高。此外,二级预防必须加强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如阿司匹林因为安全有效一直作为首选药物,承担了长期的防御工程。
随着天气转冷,又到了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董强教授特别提醒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发现预警信号非常重要,并向大家推荐日常生活中预防脑卒中的“四驾马车”:1.管好嘴:注意饮食控制;2.迈开腿:长期坚持运动;3.开怀笑:保持良好的心情;4.用好药:每天坚持服药有效预防脑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