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东风,为持续推进中国运动医学和运动促进健康事业发展,华山运动医学品牌会议,第18届国际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论坛(IFOSMA)大会历时四天,于2022年10月27-30日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召开。大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 大会继续秉承并弘扬运动医学“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的宗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运动医学专家,围绕当今运动医学的相关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本届IFOSMA首次增设线上参会模式,以进一步扩大会议影响力及传播范围,线上注册并参会人员达10159人,线上总观看逾6万人次,会议受到国际同行关注,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英国、捷克等多国运动医学医师线上观看直播。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教授表示,在国家“运动促进健康”政策推动下,我国运动医学迎来了快速发展大好时机,华山运医把握发展机会十分重要。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大会是对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响应,运动促进健康已成时尚,为运动医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思想互通,为理念碰撞与融合搭建了良好平台,推动了我国运动医学发展和国际交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隆重的开幕式后,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以“人类、体育及与微生物的对抗”的专题演讲拉开本次大会学术交流的序幕,介绍体育运动与对抗感染、促进健康的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张英泽院士通过单髁置换手术截骨角度改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物改良等多个实例,强调了基础研究对医学进步的贡献以及科技转化的重要性。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程维明校长就“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的战略”发表演讲,提倡加快建成老年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推动我国老龄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介绍了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对社会办医的高度重视,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在运动医学和运动康复方面,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将大有可为,助力国家大健康发展。 
本次大会专门安排了“中国运动医学未来五年焦点与趋势预测”为主题的大师头脑风暴环节,邀请多位国际、国内专家大咖,就大家关心的未来运动医学发展热点及趋势,展开热烈讨论,创新思维引导学科发展。 国际骨科运动医学界巨人,华裔运动医学界的领袖,中国运动医学的导师与朋友,美国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傅浩强(Freddie Fu)带着他未竟的事业,带着我们无限的思念,于2021年9月24日与世长辞。为了纪念Fu教授,大会特别举行Freddie Fu教授追思会,邀请他生前好友、同事和学生,分享与Fu教授的往事,以纪念Fu教授为运动医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期间,还成立了UPMC中国同学会,陈世益教授担任会长。  为期4天的IFOSMA大会,共安排了6个分会场与30个专题,讨论主题不仅囊括了肩、肘、髋、膝、踝等各种部位主要运动损伤的诊疗发展与技术热点,还包括运动医学专家共识讨论、基础研究、医学影像、运动康复团队搭建、术后重返运动、大运动医学学科建设经验分享、研究成果转化、软骨再生、运动处方、运动促进健康等较新话题的专业讨论。主题丰富、理念创新,内容充实、贴近临床,进一步推动了国内运动医学理念进步和技术提高。 
本次大会期间,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举行。经民主表决,选举陈世益教授担任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陈世益教授表示,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的发展符合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医体融合的国家发展大战略,该专委会在社会办医领域里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大会期间,由陈世益教授等领衔,以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和中国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分会发起的“ACL(前交叉韧带)损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面对面会议”成功举办,一举达成四项共识。ACL损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内容以美国Panthers专家共识为参考,立足中国本土实际,凝聚100多名中国专家的心血,提炼ACL损伤诊疗技术经验之精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家共识。尤其在人工韧带方面,提出先进理念,不仅指导国内医生与患者,还向国际提供了中国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国运动医学水平。 
第18届IFOSMA大会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运动医学的学术水平,拓宽运动医学从业者的从业视角、深度发掘运动医学的学科发展内涵,进一步凝聚中国运动医学的核心竞争力,彰显华山运动医学影响力,共同为建设“健康中国”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