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落实市教卫工作党委对于党建工作的会议精神,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城市红色文脉,总结支部党建经验成果,2021年10月30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二党支部、机关三党支部、心内科党支部、呼吸科党支部、外科一党支部、护理外科一党支部、麻醉手术室党支部、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国际交流处党支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党支部等来自3家单位、10个支部的30余名党员来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路校区,以“守护红色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文化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支部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下午三点,党员们从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开始,参观“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华山的党员们了解了华政的红色光辉历史。1938年,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45年成立了上海高校第一个党总支;1949年5月26日,交谊楼成为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党员们看到的每一片砖瓦,都在讲述着红色的故事,传承着红色的基因。在这里,华山的党员们惊喜发现华山医院的老院长颜福庆赫然列在圣约翰大学的知名校友榜上,原来,校与院的历史交集从这里就开始了。 
参观完展览后,党员们行走于小而秀美的华政校园,秋日的桂花香浓,校园内静谧美好,在这座有着“东方哈佛”美誉的校园里,党员们走近邹韬奋雕像、古旧建筑、滨水步道前拍照留念。 校园参观结束,党员们返回到交谊楼,召开圆桌会议,畅谈党支部共建活动经验与体会。华山医院外科二党支部熊祖泉为大家做了支部联合主题党日的回顾,并展望未来。从2020年5月20日至今,多支部联合主题党日共建平台,从一开始的5个支部参与,渐渐发展到如今的10个,共建的支部越来越多,活动越做越漂亮,一个支部共建、交流、共享的平台逐渐搭建了起来,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不同层面的拓展。共建活动一般由支部书记或者支委牵头,内容从“践行医者初心使命,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到“《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等等,三家单位纷纷从自己专业领域与工作内容出发,为共建平台的党员们上党课,讲医学、讲法律、讲国际问题,这样看似破次元壁的党建交流活动打破了各支部党员的知识边界,更是让大家对当前不同角度的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党员们体会到在不同的职业分工下,相同的是共产党员们坚定的初心与信仰。 
在座的交流支部纷纷发言表示,这样的党建活动不仅加强了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更让党员们学到了知识、交到了朋友、拓展了见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成为党员们喜闻乐见交流形式。 
支部联合主题党日肇始于华山医院多个基层党支部在疫情特殊时期自发的组织生活形式。自2020年疫情以来,为了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有效进展,满足党员组织生活的需要,第一时间分享抗疫战士事迹,进一步凝聚医护人员战斗意志,华山医院外一支部、外二支部、心内科支部、机关三支部、护理外科一支部等共同构想并建设了线上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平台。活动采取每月接力在线上举行主题演讲与讨论的形式,跨越了空间的阻隔,受到了党员同志们的广泛欢迎。这一形式也吸引了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等兄弟单位支部的加入。去年8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机关三党支部与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签订党建共建协议。至今,在多个支部的集体努力下,党建共建活动已持续开展一年有余,累计参与党员一千余人次,共建平台定期开展党建活动,共享党建工作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中实质提升了共建工作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