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下午,第十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华山医院骨科马昕教授团队的项目《足踝部复杂畸形的功能矫形技术创新与应用》和神经外科陈亮教授团队的项目《脑胶质瘤分子特征可视化的创新研究及应用》荣获科技奖二等奖,骨科姜建元教授团队的项目《基于国人解剖学研究的腰椎退变性疾病诊疗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荣获成果推广奖。 由于缺乏相关基础生物力学支撑,以往足踝复杂畸形主要通过关节融合进行矫治,然而核心关节丧失给远期功能带来影响。马昕教授团队在复杂足踝畸形的功能矫形上取得突破:(1)发现了“踝足四关节联动机制”及“足横弓动态应变机制”;(2)提出复杂足踝畸形的“保关节功能矫形”及“足横弓三维重建”功能矫形,相关成果已发表论著 140 篇,其中SCI 论文 44 篇,研究成果曾于 133 次学术会议上交流;组建了医工结合团队,举办了 10 期国家级学习班,培训各地学员 2500 余人,覆盖全国 23 个省市。该项目完成人包括马昕、王旭、黄加张、张超、陈立、王晨、耿翔。 陈亮教授团队针对胶质瘤的治疗困境,立足于临床实践,建立了一个以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神经计算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创新团队,应用拉曼光谱、太赫兹成像、人工智能影像组学三大前沿技术手段,自主研制了多项医学发明,有效实现了脑胶质瘤无创快速分子诊断、分子边界可视化呈现、可视化分子特征定量分析和术中可视化分子导航,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实现在可视化前提下的脑胶质瘤术前分子诊断、术中分子导航、术后分子分析。该项目共发表代表性SCI论文17篇,累计影响因子108.88,他引次数174次,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相关科技成果被国际权威出版社约翰-威立集团称为“脑肿瘤手术的黄金指导A Golden Guide to Brain Surgery”。项目完成人包括陈亮、史之峰、岳琪、邹翔、庄骐源、郭庆龙、余锦华、李聪、毛颖。

(前排左八为马昕教授,前排右三为岳琪医生)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数量众多、医疗成本巨大。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突显出建立符合国人的腰椎退变性疾病规范化诊治流程的急迫性。自2004年姜建元教授团队在完成大量国人腰椎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诊疗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改良,探索出适用于国人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诊断模式与治疗规范,并进行卓有成效的系统推广。该团队研制出适合国人的Halis腰椎融合器及配套工具,与三友公司进行合作,均获得了国家专利,获得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美国FDA的认证,已成功应用于1000余例患者。相关成果4年来在全国诸多三级医院(包括近10所全国顶尖三甲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华夏脊柱论坛,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手术技术学习班24次,共培训脊柱专科医师1033人次,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7人,培训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生160人。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外同行和全国知名院士专家的积极评价。该项目完成人包括姜建元、吕飞舟、马晓生、夏新雷、王洪立、邹飞、郑超君、金翔、张帆。 
(前排右三为姜建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