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深夜11点半左右,华山医院医务处王惠英处长接到复旦大学医管处通知:接国家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指派紧急任务,要求华山医院派出四名检验师,携带核酸检测设备,于22日进京。 通知一出,立即行动。仅仅一个小时,四人名单出炉,他们是:感染科陈嘉臻副教授、检验医学科陈宇明主管技师、吴之源助理研究员和汤伊婷技师。他们均具备PCR资质,能开展核酸检测,熟练掌握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技术和基本防护技能。 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关明教授说,21日半夜接到通知后,他立即在华山医院核酸检测群里征询,陈嘉臻副教授立即回复:“我报名!马上请示张文宏主任!”很快,他得到了张文宏主任的肯定回复。可能因为已经是半夜,大家都睡了,关主任等了一会儿,没有其他回复,就开始直接打电话。 打给有20多年核酸检测经验的陈宇明主管技师,二话不说就答应;打给自己的博士生吴之源助理研究员,二话不说就答应;打给入职才两年的汤伊婷技师,二话不说就答应。“那就他们四位了,我都不用再打电话给其他人了。这四名队员的组合也挺合理:一位高级职称,两位中级职称,一位初级职称;一位70后,两位80后,一位90后;三名男生,一名女生。”关明主任还是党支部书记,他说,“吴之源和汤伊婷是入党积极分子,希望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 22日中午,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副书记伍蓉、副院长马昕等院领导为核酸检测队的出征壮行。院领导感谢队员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冲出来,关切地询问大家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医院是大家的坚实后盾,一定会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也希望队员们保护好自己,像前几批华山医疗队一样,为战胜疫情做出华山人的贡献。被委以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核酸检测队副队长重任的陈嘉臻刚巧爱人当天上午要做个小手术,他匆忙赶去安排照料一下,立即归队。2周前左下肢骨裂的陈宇明还拄着拐杖,但坚决地说,这个不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因为现在他也是天天上班的!吴之源则代表大家表达心声:“请领导放心,华山亮剑,保证完成任务!”出征仪式后,队员们赶去参加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的集体培训。随后,赶去虹桥火车站乘坐下午5点的高铁去北京。 迄今,他们与中山医院四名队员、儿科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妇产科医院和肿瘤医院各三名队员组成20人的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核酸检测队,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日以继夜开展核酸检测支援工作,已经整整坚持了16天。 他们支援工作的场地核酸检测实验室是新建的,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是新组装的……队员们充分理解事发突然带来的各种条件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用智慧和意志力克服重重困难,一边替换已经非常疲惫的长庚医院检验人员,一边与各方有效沟通获得支持,迅速提升了检测数量。他们的专业能力、团队士气使他们漂亮地打赢了这一攻坚战。作为“复旦队”副队长的陈嘉臻更是发挥了组织协调能力,既是指挥官又是战士。大后方的华山医院时刻关注前方战事,及时输送“武器弹药”。 7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通报:在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8天保持个位数的基础上,7月6日北京首次实现了零新增。同时要求,核酸检测要成为常态化防控下的常态项目,确保检查质量和效率。 及至发稿,队员们依然奋战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领导为队员们出征壮行 
出征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赴京核酸检测队 
检测工作照  检测工作照  在清华长庚-复旦论坛上陈嘉臻作报告  队员们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参加七一纪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