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医学/PET中心 |--------------
华山医院核医学科原名同位素室,创建于1959年,1984年更名为核医学科,1988年引进SPECT。1984年至2000年,林祥通教授担任核医学科主任,后由刘永昌、刘兴党教授先后主持工作。2003年至2015年,刘兴党任核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2015年至2022年,刘兴党任核医学科主任。 1996年,林祥通教授牵头,经院部批报上海市卫生局,1997年由国家卫生部首批立项引进PET及回旋加速器等设备(上海首家),1998年12月完成第一例18F-FDG PET全身检查,1999年11月华山医院PET中心正式成立,许震生负责管理,刘永昌负责医疗工作(至2001年4月),2005年至2016年许震生任PET中心主任,2016年至2022年管一晖任PET中心主任。 2022年在医院支持下,为更好地整合学科资源,核医学科与PET中心合并,管一晖担任核医学/PET中心主任至今。 本科室为教育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学科)重点学科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办第四批核医学博士点(1989年);2013国家卫计委影像医学-核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1999年-);具有SFDA放射性药物临床药理试验资质单位(1996年);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化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和质控标准试验基地;首家取得国家IV类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内首家取得GMP证书的医疗单位。
| 学科特色 |--------------
核医学专业齐全,拥有影像诊断、核素治疗、骨密度测定、呼气试验,已经形成神经、肿瘤、核素治疗、分子影像药物等特色亚专业组。现科室拥有PET/CT 3台,PET/MR 1台,SPECT/CT 2台,小动物PET/CT 1台,并配备回旋加速器2台,骨密度仪2台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帕金森病、脑肿瘤、Alzheimer病、精神疾病、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多示踪剂PET显像,并建立了国内首个核医学专病数据库及神经精神疾病定量软件开发。目前已研发正电子示踪剂70余种,用于临床及科研工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利用小动物PET科研平台加速新型正电子示踪剂的临床转化。

| 教学情况 |--------------
2002-2024连续举办各种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余期,其中包括《PET/CT临床应用医师培训班》11期、《神经精神系统疾病PET显像研究进展》9期。创建“华山分子影像论坛”品牌。招收来自全国各PET中心的进修人员数百名。2010年起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基地(核医学)的培训工作;2020年起承担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医学专业基地的培训工作。承担复旦大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上海医学院8年制及本科影像医学核医学理论大课及示教教学。
| 科研概况 |--------------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学科带头人田梅教授)及中美合作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年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家)、上海市重点项目等;参与国自然重点,科技部重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SCI 论著150余篇,包括Nat Commun、Radiology、NPJ Digit Med、Brain、EBioMedicine、Eur Urol、Clin Cancer Res、Mol Psychiatry、Alzheimers Dement、JNM、EJNMMI等杂志;相关成果被国内外知名专家以述评方式进行点评;科室以第一发明人获专利5项。 多人当选中华医学会、中华核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等国家以及省市级学会副主委、委会、理事等。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Alzheimers Dement及J Alzheimers Dis副主编(1人),EJNMMI编委(2人)。参加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年会(EANM)、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年会(SNMMI)、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及全国核医学年会做大会邀请/口头报告,分享科研成果。
| 科室荣誉 |--------------
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华山医院先进集体、华山医院先进支部、上海市卫生系统世博服务品牌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