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华慈善总会和美敦力公司联合发起的、以扶助特困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目的的“调亮生命”公益项目在沪落地。作为上海首家“调亮生命”公益项目定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位来自江西的20岁帕金森症患者免费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并开机,目前患者帕金森症状已得到明显改善,正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2012年底正式启动的“调亮生命”慈善公益项目旨在寻找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符合条件的中国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患者,通过企业捐助,由一流的医疗机构为其进行免费公益手术,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接受捐助的患者名叫周汪芳,因为罹患原发性帕金森病丧失劳动能力。尽管只有20岁,小周却已经受帕金森病折磨近10年,这在以中老年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颇为少见。据为周汪芳进行此项公益手术、华山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潘力教授介绍,中国目前帕金森病人总数超过200万,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的病人估计已经占病人总数的10%左右。这些年轻的病患由于病程更长,因丧失劳动能力所造成的损失更大,往往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更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无论是年轻还是年纪较大的帕金森病人,在发病初期大都选择药物控制病情,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所需服药量也随之上升,效果可能会有折扣,家庭经济负担也日益加重,脑起搏器疗法为他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
在此类疾病治疗上,华山医院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神经内科和外科的紧密合作。在帕金森氏症等神经内科诊疗领域,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领衔的神经变性病专业组是全国诊治帕金森病的领先单位,也是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牵头单位,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甚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华山,帕金森病的治疗团队是一个整体,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有着统一和紧密的配合,神经内外科专家对每个病人的病情做严格的术前评估,包括病人的症状,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全身身体状况,智力等,同时做高分辨率的薄层脑核磁扫瞄。通过评估,神经内科医生会筛选合适的帕金森患者推荐并转诊到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这样确保了帕金森患者在最佳的时机接受合适的治疗。这次接受手术的周汪芳就是由神经内科邬剑军医生推荐到神经外科,从而得以及时接受了脑起搏器疗法。
中华慈善总会“调亮生命”项目负责人陈东光说:“非常感谢华山医院神经内、外科的医疗工作者对‘调亮生命’慈善项目的支持,这个项目是国内慈善机构与医疗科技公司及顶尖医生三方高效合作的典范。‘调亮生命’项目与普通的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侧重于慢性疾病的控制与管理,更注重通过高科技微创疗法改善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一个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关系到一个甚至是几个家庭长期的幸福和经济状况。通过帮助符合救助资格的慢性病患者,将对他们整个家庭乃至社会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