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大量的临床前研究表明,包括淀粉样蛋白-β(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在内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生理学的关键信息。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些生物标志物在诊断上的重要性。
痴呆通常起病隐匿,能在人群中及早识别痴呆发病的高风险人群,或能通过调控危险因素或及时的疾病修饰治疗来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既往研究基于人群队列构建并验证了一些痴呆预测模型,但大多仅考虑了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和慢病史等传统危险因素。
衰弱影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中老年人,其特征为生理储备下降和对压力源的脆弱性增加。与实足年龄相比,衰弱可以更好地反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预测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
成熟信使RNA的产生受到多个层面的调控,包括基因的可变转录起始、可变剪接和可变多聚腺苷酸化等,这些过程的异常调控均被报道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基因的可变转录起始主要分为两种:可变第一个外显子和可变串联转录起始。
一提到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 C. acnes),人们总是把它跟痤疮相联系。实际上,C. acnes是青春期后皮肤表面丰度最高的共生菌,对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以及免疫稳态至关重要。
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若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患者只能通过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需要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
痴呆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的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基础研究表明,睾酮可以通过改善突触信号传导、预防神经元死亡和增强突触可塑性等方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 LI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随疾病进展及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后出现的运动并发症,常表现为服药后以帕金森症更严重一侧的肢体和颈部为主的不自主舞蹈样-肌张力障碍样动作,极大影响了长病程P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感染部位启动适度的宿主应答对清除病原体和避免过度炎症损伤非常重要。因此,深入了解组织特异表达因子对宿主应答的调控,有助于优化组织环境,诱导更为安全有效的抗感染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