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EAN2024|欧洲神经病学年会上的“中国声音”——国家老年中心PI丁玎、赵倩华团队在第10届欧洲神经病学年会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4-09-13

第10届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AN)年会于2024年6月29日至7月2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盛大召开。本次大会共有7092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莅临现场,参与人数突破了历史记录。华山医院国家老年中心PI丁玎和赵倩华团队的4项研究成果入选本届EAN大会,发出了响亮的中国声音。

图片 1.png

当地时间6月29日,博士研究生肖朕旭在大会的Ageing and dementia分会场以“Significance of plasma p-tau217 in predicting long-term dementia risk in older community residents: insights from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进行了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这是大会现场唯一来自中国学者的口头报告。该研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从“上海老年队列”基线收集的90个变量中筛选变量并构建了4种机器学习模型,评价了其对老年人10年痴呆发病的预测性能,并在队列内部验证集、亚组和敏感性分析中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以神经心理学量表、血浆p-tau217和年龄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验证集中显示了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9-0.96)。该研究运用了前沿的统计学算法,从数据驱动的角度验证了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p-tau217在中国社区人群痴呆发病中的预测价值。在大会的电子壁报发言(ePoster)环节,硕士研究生吴婕对其研究“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rker profile in early and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the Shanghai Memory Study”进行了口头汇报。该研究立足于“上海记忆研究队列”,分析和比较了早发型和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及生物标志物的特点,提出早发型患者拥有更重的Tau病理负荷这一重要发现。两位青年学者的发言引起在场听众的广泛兴趣,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2.png

团队介绍

丁玎和赵倩华两位PI分别基于社区和记忆障碍门诊建立的上海老年研究队列(Shanghai Aging Study)和上海记忆队列(Shanghai Memory Study)近10年来在老年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干预等方面均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先后在Alzheimer’s & Dementia 等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学会年会等国际大会上多次受邀进行大会发言和交流。

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