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创建于1956年,创始人为蜚声中外的著名临床医学专家钱惪、戴自英教授,医术精湛、在医学界享有很高威望的传染病学家徐肇玥教授、汪复教授、张婴元教授、翁心华教授相继任传染病学科负责人,数十年来在诊治经典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已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是国内重要的临床医疗中心之一。1978年获准为国家教委首批博士点,1989年为国家教委首批重点学科,1996年进入教育部211重点工程,2001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为国家985一期和二期工程支持单位,拥有本学科独立的临床微生物室、临床药理室、热带病研究室和肝炎免疫研究室等。 本学科现有病床数160张,包括3个感染病区、2个肝炎病区及感染ICU病房;开设了感染门诊和肝炎、肠道门诊。每年收治病人3500余人,门诊量超过12万人次.同时承担了院内、外疑难、危重感染性疾病的会诊和救治,每年会诊达5000余例次,遍及上海市各大医院,并包括外省市的重危感染患者。 诊疗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病、各种原因引起肝功异常、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侵袭性真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热待查、寄生虫感染、肺外结核、少见病原菌感染及各种重症感染。临床诊疗操作包括腰穿、腹穿、胸穿、骨穿、肝穿刺、人工肝等。 拥有的医疗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肝脏硬度化瞬时超声诊断仪(Fibroscan 502)、血液净化装置、血糖检测仪等。 相关科室及实验室(风湿免疫科、血液科、呼吸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及各外科、监护室、影像科室、检验病理科室、中心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病案室)。 医疗工作数量(每位受训医师分管床位4~6张;门诊:门诊量约100~150人/周;急诊:平均每年1~2月)。医疗质量(诊断符合率100%,治愈好转率98%,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0%) 师资力量:受训医师1:1配备指导医师,职称构成比为教授(主任医师):9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14名。研究方向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治及发病机制,感染性疾病诊治及发病机制研究,细菌耐药性及机制研究等。 学科带头人: 张文宏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PI。200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两次赴香港大学进修,2003-200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从事博士后工作。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2008)、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0)以及上海市“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等人才计划。 目前兼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PI,上海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任《EmergingMicrobes and Infection》 杂志副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副主编、《肝脏》杂志副主编。 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擅长各类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同时从事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技术的研究,着重从临床问题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努力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向临床转化以解决临床需求。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或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十五国家科技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传染病重大平台项目、十二五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及上海市科委项目各1项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在CID、AIDS、PLoS ONE、JV、IMMUNITY、SCIENCE 等杂志上发表SCI 论文40余篇。 王明贵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1995年以来一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工作,现任复旦大学抗生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为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十三、十四届医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菌药物专业组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第一届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理事。为《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微生物与免疫杂志》、《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等12本杂志编委,5本为英文国际刊物,是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F 4.4)及Journal ofGlob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杂志的编辑(Editor)。专业特长为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各类细菌及真菌性感染的诊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科研方向为细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抗感染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或已完成科研项目有:国家科技部“973”项目、 “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及面上项目2项等。发表论文84篇,其中SCI收录32篇。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被国际刊物引用763次,单篇最高被引209次。发表国际会议论文摘要34篇,在大型国际会议上作特邀专题演讲10次、论文口头交流4次。“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的防治策略”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另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及上海医学科技奖各一项(第一完成人),获第22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银奖(2009),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 专科指导医师 张继明199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临床医学教授,教育部与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双聘PI,博士研究生导师,肝病研究室主任,传染病科副主任,肝病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负责人。曾在2011年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评审专家;教育部与卫生部成果奖评审专家、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SFDA)新药评审专家;《中华肝脏病杂志》等7本杂志编委或特邀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等。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等10余项国家级课题。作为课题骨干,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已在包括CID、JV、JCM、JI、JMV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4篇。在临床上,积极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新的治疗方案,如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的序贯、联合治疗;新型免疫佐剂的应用等,提高了HBeAg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带领医疗小组,成功地完成了大量疑难和危重感染病例的诊治。 施光峰,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委员等,《中国肝脏病杂志》副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十余本核心期刊的常务编委,并已入选为“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近年课题组主攻方向是乙型肝炎的免疫机制及优化治疗研究,现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科技部973重点项目分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分课题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发表论著100余篇,已获得了中华医学会感染专业“吴阶平医学研究奖”。 卢洪洲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感染科主任.擅长艾滋病、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220余篇,其中在SCI引用杂志包括《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Emerging InfectiousDiseases》发表论著40余篇。现任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副组长兼产科感染与肝病学组委员等。已获得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申报专利5项。入选“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届“银蛇奖”等,承担国家“十一五”及“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及中国教学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艾滋病专业与I期负责人)的研究项目。 朱利平主任医师、内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待查、各型病毒性肝炎、寄生虫病,以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任上海市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委员、上海市药物学会抗生素委员、上海市微生物协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会员、国际人与动物真菌学协会(ISHAM)会员,期刊Mycology: A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Fungal biology编委。2001年曾赴德国维尔兹堡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进修深部真菌3个月,200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研究所进修真菌实验研究3个月。先后参加国家973和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专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的研究,自1997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十余篇,其中3篇SCI影响因子5分以上。2004年和2007年与中科院冶金所基因芯片中心共同获得国家专利技术“D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念珠菌(专利号:011323787)”、“曲霉菌基因检测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专利号:0052689.9)”,分别为第3、2申请者。 黄玉仙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及研究工作。对慢性病毒性乙肝、丙肝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综合治疗,原因不明肝病的诊断,脂肪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明原因发热、寄生虫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曾在美国Rochester 大学微生物免疫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年半。2013.5 起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一科做兼职教授,并担任肝炎一科副主任。现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委员、上海市寄生虫协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病毒学专科委员兼秘书,上海市慢肝中心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肝病中心委员。参与大学本科《传染病》教材及多部专著《实用内科学》、《现代传染病学》,《现代病毒学》等部分章节的编写。承担上海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基金。 李光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学教授,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副主任、华山北院抗生素研究所执行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委员兼临床诊疗与抗菌药物应用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细菌与真菌专业组委员、上海市感染与化疗学会委员、上海市医院感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药师”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曾在美国纽约奥尔巴尼医学院感染科、英国伦敦大学皇家伦敦医院医学微生物科、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临床细菌科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感染病的诊断与治疗、细菌耐药性、医院感染的防治、抗感染药物临床研究,擅长于难治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免疫缺陷者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诊断治疗。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10余部医药学专著的编写工作。 黄海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与化疗协会青年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治疗委员会委员。2004年获复旦大学传染病学博士学位。2007-2009瑞典KarolinskaInstitutet博士后。1997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工作,现任复旦大学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助理。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工作,对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于免疫缺陷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发热待查的诊治。当前科研重点为艰难梭菌及其感染。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多次获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浦江计划人才培养计划”1项。作为华山医院PI负责国际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各一项。培养硕士生1名,在读硕士2名。 杨 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华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与化疗学会委员、秘书。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200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4-7月在南非医学科学院学习,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在美国Emory大学Rollins公共卫生学院进修。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诊治、抗菌药物临床评价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临床除感染门诊及感染病房工作外,每年承担市内、外各大医院疑难危重感染的会诊数百例次。承担左氧氟沙星、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加替沙星、比阿培南、达托霉素等抗感染新药的评价工作。较长时间从事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承担复旦大学七年制本科生、研究生及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授课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实用内科学》、《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等20余部(版)专著编写,发表论文10余篇。 陈澍博士毕业,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相关研究工作,先后担任上海市感染病学会及上海市感染化疗学会委员,中华内科学会青年委员副主任委员。作为第一负责人负责细菌性脑膜炎快速诊断系统的研究。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研究。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 蒋卫民博士毕业,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5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2008年11月获得复旦大学青年骨干基金一项(上海地区HIV合并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免疫发病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两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的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新型诊断技术的研究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2年获得上海市医学引导类项目项目: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感染鉴别诊断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2013年1月至7月在日本北里大学进修,从事HBV和HCV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部分工作。 陈明泉医学博士,上海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中青年委员,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获得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09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学习。科研方向为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机制,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局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SCI论文6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30余次,并多次在学术交流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在临床中擅长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于不明原因发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脑部寄生虫病以及各种病毒性肝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疑难病例的诊治有较多的诊治经验。 邵凌云 博士毕业,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相关研究工作,曾作为访问学者至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微生物与免疫学系进行课题研究。目前共发表文章3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篇,包括SCI文章7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0.9。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作为任务组长承担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一项。先后获得华山医院优秀人才奖励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2011年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金嘉琳博士毕业,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在结核的快速诊断和治疗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2006-2007年赴美国伊利诺丽州立大学微生物与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结核易感性和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2008年赴香港大学附属玛丽医院微生物系进修。曾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如十一五科技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基金“新发和突发传染病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其临床应用评估”(编号:2009ZX10004-104,2009-2010年,已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工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主持上海市卫生局课题“耐多药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治疗方案优化”。发表专业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4篇,国内核心期刊16篇。 徐晓刚,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基因诊断研究,200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2011年至2012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感染病诊治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曾参加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合作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及卫生部部属(管)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上海市科委医学卫生类引导项目各1项。首次报道了细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的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细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降低,并阐明了该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的发生机制;是细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C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M的发现者之一。相关研究成果获2007年度“上海医学进步三等奖”及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各1项(第二完成人),201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六完成人),以第一作者在Antimicrobial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微生物和免疫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林东昉,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99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并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参加工作,2001年9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耐药革兰阴性球菌感染病原基因诊断研究,200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感染病诊治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主持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项目1项,曾参加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近10项。相关研究成果获第22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第一完成人)。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复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 刘杨,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治、医院感染管理以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工作,兼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期在医疗第一线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了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业务专长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擅长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抗菌药物治疗。2008年起兼任华山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控医生,2010年起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秘书,为本院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同时还在医院等级复审、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做出大量细致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课题相关的SCI文章3篇,国内权威期刊文章3篇。承担课题有:2009年中国呼吸道感染优化治疗协作组科研专项基金(吴阶平基金会)“肺炎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及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研究”;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肺炎支原体生物类群多样性研究”;2010年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技术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2012年起担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特殊病原体学组委员,亚洲支原体组织(AOM)委员。2012年8月入选第1批“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