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提笔成文了,作为研究生入科学习也已经一个季度了,我住院医生的身份也已布满各种医疗文书的字里行间,从校园走向临床的过渡对于我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我喜欢这样一份自信,这是社会需要我的一种自我满足感。近期恰逢党小组约稿,鄙人也将近期临床上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习惯了独自骑行在枫林校区到华山医院的路上,欣赏着夏花争艳的喜悦,不知不觉乌鲁木齐路上的梧桐早已枝繁叶茂,上海的天气也逐渐向夏天过渡,太阳晒在脸上已然不是那么暖洋洋的了。周遭的境况可以随着四季轮换而改变不同的姿态,可是之于我们每天的生活还是一样的过,校园-寝室-医院,手术室-病房-护士台,这就是医学生的故事。 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大一初入医学殿堂时的场景,宣誓的一幕幕仿佛还在昨天,誓言的一声声仍在耳边回响。“无影灯下的神圣,红十字上的光芒……”曾经无数的光环笼罩着医生们,指引我们对这个神圣的职业有着无限的向往……然而现在不知是社会畸形了还是理念畸形了,很多人都在感叹人心不古,社会道德败坏,尤其当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了医患纠纷时,才感觉医生这个本来很神圣的职业变得极为猥琐,人人都可吐一口吐沫鄙视一把,甚至刀剑拳脚相加也不为过分。纵然是媒体故弄玄虚吸引舆论的妄评,亦或是患者无理取闹强词夺理的谩骂,这些点点滴滴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医学生生活中的一切就在那里不多不少。 在我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向我推荐一本书——《心术》,讲述的就是我们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加上一些文学的修饰,人物性格的特殊刻画,作者六六将真实的医患关系展现给观众,希望能为双方打开一扇门,架一座桥,从相互怀疑敌视,到相互换位理解,尽量去信赖这个世界,从而增加安全感,幸福感。导师借此机会教导我们:“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当你做到心理素质足够强大去面对一切有理的无理的事情的时候,你才能具备独立行医的能力。”当然一本书本身不能解决沉疴难返的医疗体制问题,它只是给你另外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它试图给你一点信心和勇气,让人们重新试着对这个世界伸出手,信任他人,而不是猜疑与提防。 前一段时间严重的医患纠纷比较多,哈医大博士被刺身亡后,北京又接二连三发生患者砍杀医生事件。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父母就打电话来问我,说北方医患纠纷这么严重,上海方面如何,自己也要当心,莫让家里担心。我也突然感觉到医生还是一个危险性的行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呢?仅仅医患双方之一的态度就能决定医患矛盾吗?如果医患之间不是一场战争,那医患关系到底是神马?!有人说是农夫与蛇的关系,有人说应当是亲人关系,又有人说是社会矛盾在医疗界的体现,甚至有人认为是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对抗。我不以为然,因为我资历尚浅,涉世未深,没有那种做出医患关系权威定义的资格。硕士阶段心理学的老师曾和我们说,医患关系是单纯的职业关系,你不必将患者敌对,但也不需要你将患者当亲人来对待,如果你把患者当亲人,那你把亲人放置何方?这和“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一个道理。我们要做的只是拍着胸脯,信心满满地去攻克疑难杂症,心中铭记医学生誓言,恪守医德,救死扶伤,自然问心无愧。我觉得这种解释方才恰如其分。 确实,当前的医疗环境下滋生出的医患矛盾让医学生们普遍觉得心寒,哈医大弑医事件发生后,我的人人网被各种评论刷屏了,当然大部分是医学同仁转发。也曾有非医学背景的同学问过我,他说你害怕吗?我说我不害怕。他说那你还能坚持走下去吗?我说当然能,自己选择的路,除非你果断退出,否则你跪着也要把它走完。如果你还坚信自己的选择没错,就对未来不要有所畏惧。我很喜欢一句广告语“如果你知道你要去往何方,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为勇者无畏,无欲则刚。身边也发生过优秀的同学转行,他们曾经是医学院的精英,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另投他门,这不是他们的悲哀,这是医疗界的悲哀。我曾问过一位转行的同学,我说你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不继续医学呢?他说他觉得自己没这么伟大,虽然他具备了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自己觉得尚缺乏一颗悬壶救世的心。他们现在也干的风生水起,没错,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但医生不是普通金子就能发出耀眼光芒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如何担当起救死扶伤的使命呢?我想问问,选择继续走这条路的同仁们,你们是否还坚定自己的信念,没错,是有不理解,是有委屈,并且这些挫折随着你阅历的提高,随着你接诊次数的增加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如何去面对这些医学知识以外的突发事件呢? 不管医患关系如何紧张,但重新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一定需要有一方,先伸出手来。相对而言,可能从自身做起更简单。前方路很遥远,更多的时间我们只能自己相伴而行,也许我没有这么伟大,也许我不能担负起祖国医学事业的振兴,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路再难,跪着也要走下去,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将这份医学的神圣传承下去。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而我说,不要任凭黑夜吞噬,要勇敢去寻找光明。 (手外科 2011级硕士研究生 李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