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声
教育处
 
教学心声
 
 
住院医师培训病例讨论会有感
 
  来源:教育处 点击:4367  日期:[ 2012-05-23 ]
 

2011年12月14日,我参加了华山医院主办的由感染科张继明教授、中山医院病理科胡锡琪教授共同授课的病例讨论会,课程结束后我深有感触。这是华山医院多年以来,首次在住院医生培训课程上邀请到外院著名专家进行授课。课程气氛活跃,内容深入浅出,紧密结合临床,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参加课程前,我只知道张继明教授会主持讲课过程,并已预习了前一天网上登出的病例资料,具体授课形式和内容尚不清楚,觉得和以往不会有什么区别。然而12月14日中午来到教室时,我一眼认出了著名的肝脏病理学家,中山医院的胡锡琪教授。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能在一般的住院医师培训课程上请到这样的学者是莫大的荣幸!以往我只在中华医学会举办的疑难病例讨论会和院际间的交流会时才能碰到外院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并能有幸一睹他们的风采,从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中汲取养分。课程开始后,首先由张继明教授介绍病例基本资料,结束后大家各自提出对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意见。会场座无虚席,大家踊跃发言,我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一改往日住院医师培训病例讨论会上沉闷甚至有点让人昏昏欲睡的气氛。接下来,胡锡琪教授开始从病理科医生的角度分析病例。此前我曾想,患者做过多次肝穿,病理切片已经过许多医生查阅,难道还会有新的诊断提示?然而胡锡琪教授从伊始就简单明了地指出患者肝组织上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嗜伊红细胞浸润,符合药物性肝损害的表现,尤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关。通过反复询问患者病史,了解了他过去药物使用状况,确诊患者的肝损害是药物所致。胡锡琪教授随后旁征博引,枚举了国外药物性肝损害病理诊断依据,并提出了符合中国人群的病理诊断标准。最后,张继明教授对药物性肝损害做了总结性发言,联系临床实际,对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的规范加以归纳。

住院医生培训课程中的病例讨论会应该怎么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单个病例报道所能提供的是最低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如果不能充分引申,并挖掘有潜在规律性的内容,病例讨论所能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作为科研型医生,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应当更加广阔。病例讨论会可以教授我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从张继明教授和胡锡琪教授严谨的病例分析来看,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精益求精的治学理念;从他们诊治病患的负责态度来看,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他们旁征博引、不断创新的举措来看,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探索精神。我希望今后在住院医师培训中,能有更多外院知名学者前来参与,拓展我们的视野,灌输优秀的精神和理念。

(感染科  黄翀)


  上一篇:党性修养与成长成才 下一篇:华山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迎新...